在張晗看來,安樂影業在圈子中一直是一個異類。“我說的異類,是指它畢竟是一個私人公司,江老板做戲的理念比較偏個人口味,做東西相對比較隨性。有的時候一些片子前景不是特別好,隻要在某個層級上有讓我們覺得值得做的點,我們就會去嚐試。”張晗告訴《博客天下》,江誌強一直希望不斷挑戰的是一些中國電影市場上沒有人做過、相對難度比較大的類型片,即使是麵臨著賠本的風險。
但對於被戴上光環的安樂影業來說,機遇和挑戰各半:《捉妖記》的成功為他們吸引了一些好的資源,一些好的IP、一些好的作者會拿一些好項目主動尋求合作,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樂影業的項目製度;但在成功打造爆款產品之後,安樂還有機會再去創造新的紀錄嗎?還能再滿足大家的預期嗎?這都給安樂及張晗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對於《捉妖記》的成績我們驕傲是驕傲,但這個事情有一定的巧合性、機遇性的因素在裏麵,如果讓我們再重新去複製《捉妖記》的所有東西,我覺得也未必再能達到這個高度。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更多的是把心態放正,還是做好每一步戲更重要。”張晗說。
作為香港電影公司的安樂正在逐步向內地電影市場傾斜。2013年之前,安樂影業每年在內地大概兩部電影左右,但從2014年開始,安樂每年在內地市場平均要製作四到五部電影,對於主控方來說,這個量不算小。張晗認為,在香港電影市場劇烈萎縮的情況下,已經很難再去區分香港或者內地電影市場,而是更多地統一為華語片市場。
從新浪娛樂出身的張晗也在嚐試把更多的互聯網因素帶進安樂。除了會推薦江誌強多接觸貓眼、騰訊、愛奇藝等互聯網渠道外,他們也引進了一些互聯網合作夥伴,從資源整合方麵進行合作。張晗向《博客天下》介紹說:“比如像貓眼、微影,很多人通過這些渠道購票,這些人都是重度用戶,而貓眼、微影後台有數據,可以了解到用戶的年齡、購票興趣愛好點、男女比例、類型片關注度等,我們從他們那裏獲取數據信息後,我會做一個綜合判斷,決定如何搭配演員陣容、檔期、營銷等。”
雖然成功打造出了《捉妖記》這個奇幻IP,但張晗對經常被人掛在嘴邊的這個詞語表示出了一些不認同:“我覺得這個詞已經被大家用得爛俗了。有很多小的影視公司,他們不太有經驗,更多地選擇從 IP入手,但他們所謂的IP就是指一些流行的小說、網絡劇等。其實從原則上,我並不排斥IP這個詞,我排斥的是不認真精耕細作、以為找到流行的東西就可以把它反哺成一個電影的態度。”張晗認為,好IP就是好故事,而一個好IP也不表示就一定能拿到高票房。
在張晗看來,安樂影業在圈子中一直是一個異類。“我說的異類,是指它畢竟是一個私人公司,江老板做戲的理念比較偏個人口味,做東西相對比較隨性。有的時候一些片子前景不是特別好,隻要在某個層級上有讓我們覺得值得做的點,我們就會去嚐試。”張晗告訴《博客天下》,江誌強一直希望不斷挑戰的是一些中國電影市場上沒有人做過、相對難度比較大的類型片,即使是麵臨著賠本的風險。
但對於被戴上光環的安樂影業來說,機遇和挑戰各半:《捉妖記》的成功為他們吸引了一些好的資源,一些好的IP、一些好的作者會拿一些好項目主動尋求合作,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樂影業的項目製度;但在成功打造爆款產品之後,安樂還有機會再去創造新的紀錄嗎?還能再滿足大家的預期嗎?這都給安樂及張晗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對於《捉妖記》的成績我們驕傲是驕傲,但這個事情有一定的巧合性、機遇性的因素在裏麵,如果讓我們再重新去複製《捉妖記》的所有東西,我覺得也未必再能達到這個高度。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更多的是把心態放正,還是做好每一步戲更重要。”張晗說。
作為香港電影公司的安樂正在逐步向內地電影市場傾斜。2013年之前,安樂影業每年在內地大概兩部電影左右,但從2014年開始,安樂每年在內地市場平均要製作四到五部電影,對於主控方來說,這個量不算小。張晗認為,在香港電影市場劇烈萎縮的情況下,已經很難再去區分香港或者內地電影市場,而是更多地統一為華語片市場。
從新浪娛樂出身的張晗也在嚐試把更多的互聯網因素帶進安樂。除了會推薦江誌強多接觸貓眼、騰訊、愛奇藝等互聯網渠道外,他們也引進了一些互聯網合作夥伴,從資源整合方麵進行合作。張晗向《博客天下》介紹說:“比如像貓眼、微影,很多人通過這些渠道購票,這些人都是重度用戶,而貓眼、微影後台有數據,可以了解到用戶的年齡、購票興趣愛好點、男女比例、類型片關注度等,我們從他們那裏獲取數據信息後,我會做一個綜合判斷,決定如何搭配演員陣容、檔期、營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