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吾心安處是故鄉(大結局)(1 / 2)

可是劉堅這麼做了,別人也隻有聽從的份。但是,為了暫時的安全,他們也隻是修了一道牆把大家保護起來了而己。但是,他們的房子,現在修築得特別的慢,似乎每一座房子都是在當作一件工藝品在修建,而不是當作臨時房。

“這裏可是我們的家了,是我們祖祖代代的家了,到了這裏後,我們再也不走了,就在這裏安家了。”劉堅動情地說。

從彭城開始,一直到雲霞城為止,劉堅他們修了不隻十座城了,隻有這一座城,是替他們自己修的城了。

不過,好在大家現在都不需要為吃飯的事情而操心了,有的是時間慢慢的修他們的城,和他們的屋。

每個人若是處在後世,都至少是百萬富翁了,他們手中有大把的金子和銀子,隻需要派上幾條船出去,用半買半強的辦法,就能從安南等地買來大量的優質大米。總之一句話,他們不差錢。

甚至,他們還能任性到,把土地開發出來都不種的程度。

“讓地再休耕上一兩年,到時候產量自然更高了。”劉堅的這句話暴露出來,他以前就根本沒有種過地,沒有種過的地,需要休啥耕啊,地也隻有越種才能越肥的好吧。

不過,他們從美洲帶來的各種種子,倒是沒有閑著,比如土豆,他們在當年冬季就種下去了。至於其它的作物,隻要等待來年再種了。

劉堅還擔心那幾萬顆橡膠種子沒有地方種呢,但到了這裏了就不要擔心了。隻等來年一開春,劉堅可以相信,他能將這裏變成成片的橡膠園的。用不用得上先不要說。先種上再說。

劉堅等人抵達南京府的兩個月後,高橋率領兩百餘人也投奔了過來,也不知道他是從哪裏得來的消息,知道了劉堅等人在這裏。

不過,他卻帶來了幾個壞的消息,高崖去年走了,都六十多的人了,在這個年頭,也算是高齡了。

孔老夫子也走了,他已經七十歲了,算是壽終正寢了。

隻是可惜的是,孔姣和高惠甚至連祭拜的機會都沒有了。麵對回不去的故鄉,他們也隻有遙望北方,默默的各自替自己的父親點上一柱香了。

與此同時,衛溫也帶著他的將士們,在加裏曼丹島和爪哇島上大肆擄掠當地土著人充當勞力。畢竟,要修築這樣一座大城出來,光靠他們自己這些人是遠遠不夠的。

土著們不是沒有想過要逃跑,但在黑人領班們的皮鞭的嚇唬下,他們不得不老實起來。後來他們也發現,隻要他們老實起來,不鬧事,其實他們的日子也過得挺不錯了,比之以前住在樹屋裏的日子,現在的日子簡直是天堂一般。

與此同時,來自江東的,中原的,甚至還有兩廣的人們,三五結伴,聞訊都投奔而來。雖然說如今的大漢可謂是如日中天,富強繁榮到極點,但真正的社會財富也隻集中於極少數人的手中,底層的人們仍生活在饑寒交迫之中。他們聽說,投奔劉堅投奔他們曾經的丞相,他們也能過上小康的生活。

可是劉堅這麼做了,別人也隻有聽從的份。但是,為了暫時的安全,他們也隻是修了一道牆把大家保護起來了而己。但是,他們的房子,現在修築得特別的慢,似乎每一座房子都是在當作一件工藝品在修建,而不是當作臨時房。

“這裏可是我們的家了,是我們祖祖代代的家了,到了這裏後,我們再也不走了,就在這裏安家了。”劉堅動情地說。

從彭城開始,一直到雲霞城為止,劉堅他們修了不隻十座城了,隻有這一座城,是替他們自己修的城了。

不過,好在大家現在都不需要為吃飯的事情而操心了,有的是時間慢慢的修他們的城,和他們的屋。

每個人若是處在後世,都至少是百萬富翁了,他們手中有大把的金子和銀子,隻需要派上幾條船出去,用半買半強的辦法,就能從安南等地買來大量的優質大米。總之一句話,他們不差錢。

甚至,他們還能任性到,把土地開發出來都不種的程度。

“讓地再休耕上一兩年,到時候產量自然更高了。”劉堅的這句話暴露出來,他以前就根本沒有種過地,沒有種過的地,需要休啥耕啊,地也隻有越種才能越肥的好吧。

不過,他們從美洲帶來的各種種子,倒是沒有閑著,比如土豆,他們在當年冬季就種下去了。至於其它的作物,隻要等待來年再種了。

劉堅還擔心那幾萬顆橡膠種子沒有地方種呢,但到了這裏了就不要擔心了。隻等來年一開春,劉堅可以相信,他能將這裏變成成片的橡膠園的。用不用得上先不要說。先種上再說。

劉堅等人抵達南京府的兩個月後,高橋率領兩百餘人也投奔了過來,也不知道他是從哪裏得來的消息,知道了劉堅等人在這裏。

不過,他卻帶來了幾個壞的消息,高崖去年走了,都六十多的人了,在這個年頭,也算是高齡了。

孔老夫子也走了,他已經七十歲了,算是壽終正寢了。

隻是可惜的是,孔姣和高惠甚至連祭拜的機會都沒有了。麵對回不去的故鄉,他們也隻有遙望北方,默默的各自替自己的父親點上一柱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