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從熱諷者的角度,適用論題:①沒有私就是最大的私嗎?②不能給慈善人物上鎖,更不能對他們吹毛求疵;③在巨富中死去是可恥的;④不要把慈善當成臨時宣傳的工具。
三、從社會的角度,適用論題:①善途堵,則愛心塞;善途開,則愛心通;②“慈善錢山”有路“善”為徑;③做慈善最需要別人的包容、掌聲和微笑;④對走在慈善事業前沿的企業家們少投一些懷疑的眼光。
【失誤論題】①一個不考慮自己的人,你不要相信他會考慮社會;②捐出全部資產並不是真慈善,隻有持續地為社會創造財富才是真正的慈善。(解說:這則材料是說陳光標擔負社會責任,慈善得徹底。如果隻是片麵地看問題,那就偏激了)
論證示例
例1 慈善是個人價值的一個突出體現
很多名人也好慈善,但他們隻是把慈善當成臨時宣傳的工具,在有需要時才想起慈善,才用起慈善。陳光標不僅把慈善當成一生的事業,而且也改變了國人對於行善的觀念。他不僅在持續不斷地做慈善之事,而且常常以高調的姿態表現出行善的熱情與積極。原因在於對財富的正確理解,對社會責任的勇於承擔。正如他在信中所說的那樣:“每個富人應該意識到,能夠成為富人是幸運的,但你擁有的財富,絕不可以僅僅屬於自己個人,你有責任為他人、為社會多做一些事,更多地回報社會。”我們在向陳光標深表敬意的同時,多麼希望更多的財富精英和資本領袖,能夠像陳光標一樣,即使不“裸捐”,也能多一些慈善之心,多一些社會責任的承擔,能夠坦然地麵對蓋茨們、巴菲特們的“慈善晚宴”之約,不讓陳光標那麼落寂和孤單。陳光標在慈善事業的選擇中,以裸捐的決絕表達了對慈善事業的投入,重塑了財富的品格。在他的眼中,財富不過是社會資產的個人暫時擁有,而慈善才是個人價值的一個突出體現。因此,他無需把財富傳遞給家人,他相信個人的所作所為才是影響親人的寶貴財富。這種開放的視角和豁達的精神,就是心靈巨富的最好體現。
例2 追求詩意的人生
在海德格爾看來,人的生存在本質上是詩意的。人生大概分成三個層麵:第一個層麵是俗務,就是柴米油鹽,或者是各種應酬;第二個層麵是事業;第三個層麵是審美觀,也可以說是詩意的層麵。第三個層麵是超越俗務和功利的。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在不停地尋找著自己的棲息場所,無論是現實的居所還是心靈的歸宿,在享有物質生活的同時能夠在精神的家園中“詩意地棲居”這是一種至上的境界。陳光標物質生活富足,他更渴望精神家園中美好的情愫充滿張力,從而使他的人生更豐盈,更飽滿,更多姿多彩。境由心造,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陳光標能摒棄金錢,首個聲明將身後財產全部捐出,使心靈超越俗物,超越紅塵,保持心靈陽光般的明媚,細草般的清麗。餘光中說過:“生活裏麵應該有美。”應該讓我們的人生充滿詩意,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滿足。
例3 敢為天下先
古今中外,從來不乏敢為天下先者。是商鞅,第一次直麵血淋淋的奴隸貴族製度;是陳涉,有了第一次農民起義;是秦始皇,有了第一次統一的多民族中國;是漢武帝,第一次使北中國無憂……敢為天下先讓他們的靈魂永存於世,他們的所有智慧、努力也得到傳承。古老的中國記憶著無畏的傳說。近代中國的崛起,多少敢為天下先的人,讓我們景仰。國父孫中山,舉起了反封建君主專製的大旗,當時多少嘲笑,多少白眼!但曆史的趨勢畢竟是無法阻擋的,轟轟烈烈的國民大革命,在中國的大地上強烈發展起來了,點燃這火的就是這種大無畏的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如今的陳光標在中國的大地上第一個高呼“裸捐”,那種毅然決然又一次張揚了敢為天下先的優良傳統。相信由於他的振臂一呼,會得到八方呼應,中國的慈善事業將開辟新的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