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第十七集衛斯理故事,包括了《規律》和《多了一個》兩個風格趣味全然不同的故事。

《規律》是作者本人極喜歡的一個故事,雖然充滿了悲觀、消極、厭世的情緒,但的而且確,反映出現代人的心靈空虛。

現代人的生活,表麵上看來,多姿多采、變化無窮,但是實際上,卻貧乏枯燥,千篇一律。這種生活,形成了心靈上的極度不滿足,人和昆蟲的生活之間,可以畫上等號,於是,悲劇就表麵化了。

《規律》故事中的想法,是作者對生命未曾有再進一步的看法之前的觀點,維持了許多年。

《多了一個》則是一個喜劇故事,如果將之擴大來寫,可以加許多小趣味進去,至少可以加長一倍。但作者寫故事,很多情形之下,隻是為了表達一個想像,一個意念,並不喜歡太“開枝散葉”,所以也很少在細節上多作與主要意念無關的鋪排。這個故事,第一次接觸到身體和靈魂間的關連,以後許多故事,都在這一個意念上,有極多的發揮。

第一章 科學巨人之死

----------------------------------------

一封很長的電報,放在我的桌上,我已經看了三遍,仍然不禁皺眉。

電報的內容,說出來倒也很普通,如下:“衛斯理先生,我們亟盼望你能來到維城來,有一件很令我們頭痛的事,要請你解決。推薦你的人是田中正一博士,他說隻有你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困難,如果決定前來,請通知我們,維城科學家協會謹啟。”

維城離我居住的城市,隔著一個大洋,我自然知道這個城市,它以學術氣氛濃厚而著名於世,其情形就像維也納是音樂之都一樣,維城可以說是現代科學之都。

至於電報中提到那位田中正一博士,是我曾見過幾次,但是並不太熟,而且不甚喜歡日本人味道太濃。

這就是使我一麵讀電報,一麵皺眉的原因!一個我不太熟的人,一個我從來也沒有接觸的科學家團體,忽然邀請我前去,這實在是太突然了!

我歎了一聲,對於這種莫名其妙的電報,我實在不想答應,雖然在這封電報之後,可能真有著一件神秘的事情在,但如果每一封同樣的電報,或是同類的信件,我都要加以理會的話,那實在太應接不暇了。

我順手拿起了一張紙,準備起草一封回電,拒絕這個科學家協會的邀請,就在這時候,白素推門走了進來,她一進來,就道:“你可知道維城科學家協會的成員,是一些甚麼人?”

我笑了起來:“你已經去查過了?其實,不必查,也可以知道,全是第一流的科學家!”

白素笑著:“但是你一定想不到,這個協會的成員,有百分之二十七,得過諾貝爾獎金。這樣的一個協會,能邀請你去,實在是你的光榮!”

妻子總是以為自己的丈夫是世上最了不起的男人(也唯有這樣的妻子,才是好妻子),白素也不例外,我抓住了她的手,笑道:“我想你弄錯了,這些科學家,滿腦子都是方程式,原子結構,和他們打交道,可以說是最乏味的事情了!”

白素道:“看來,他們有看他們不能解決的困難,所以才來求你的——”

她講到這裏,略頓了一頓:“他們全是對人類有極大貢獻的人,他們有了困難,你難道不準備去幫助他們?嗯?”

白素望著我,我不禁笑了起來,白素有時候,想法是很特別的。

我道:“要是你去,我們當作旅行,去散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