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結論(1 / 1)

br第七章br

結論

二三 以上所說為十七十八世紀歐洲文學大綱,與文藝複興期合稱古典主義之文學。雖曆年五百,分國五六,然有共通之現象,一以貫之,即以古典為依歸是也。至其精神,則似同而實異。當中古時,教會厲行出世之教,欲人民棄現世而從之,求得天國之福。然人性二元,不能偏重,窮則終歸於變。武士文學,一轉而為Trobador之抒情詩。浪遊之歌,起於教士,而異教思想,自然流露。及東羅馬亡,古學流入西歐,感攖人心,起大變動,遂見文藝複興之盛。蓋希臘之現世思想,與當時人心,甚相契合,故爭赴之,若水就下。藝文著作,雖非模擬唯肖,而尚美主情之精神略同。迨至末流,情思衰歇,十七世紀時,遂有理智主義者起以救其敝。雖亦取法古代文學,而所重在形式,此十七八世紀之趨勢,與文藝複興期之所以異。本源出於一,而流別乃實相抗矣。蓋希臘文化,以中和(Sophrosyne)稱。尚美而不違道德,主情而不失理智,重思索而不害實行。古典主義即從此出,而複有異者,各見其一端故也。

文藝複興期,以古典文學為師法,而重在情思,故又可稱之曰第一傳奇主義(Romanticism)時代。十七十八世紀,偏主理性,則為第一古典主義(Classicism)時代。及反動起,十九世紀初,乃有傳奇主義之複興。不數十年,情思亦複衰歇,繼起者曰寫實主義(Realism)。重在客觀,以科學之法治藝文,尚理性而黜情思,是亦可謂之古典主義之複興也。惟是二者,互相推移,以成就十九世紀之文學。及於近世,乃協合而為一,即新傳奇主義是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