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英麗

上海交通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上海市政府決策谘詢研究基地潘英麗工作室首席專家,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上海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學、國際金融理論與政策。近期主要成果有:《國際金融中心:曆史經驗與未來中國》(2010,三卷本)、《十字路口的金融體係:國際經驗與中國選擇》(2013,中英文國際論文集,主編之一)、《國際貨幣體係未來變革與人民幣國際化》(2014,三卷本)。1996年因為發展我國社會科學教育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2—2011年擔任中國海運集團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2011年以來擔任招商銀行獨立董事。

施康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2006年獲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同年任香港中文大學經濟係助理教授,2012年起任終身製副教授。2015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包括國際宏觀經濟學、貨幣政策和中國經濟。迄今已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內容涉及中國貨幣政策的各個方麵。1994—2000年,在中國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工作,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有比較豐富和深入的研究。曾任香港金管局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和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訪問學者。2013年起,受邀成為《中國評論》的編輯部成員。

邵宇

東方證券總裁助理、首席經濟學家。金融學博士,中國社科院在站博士後。牛津大學John SWIRE學者,複旦大學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兼職教授。陸家嘴沙龍理事會秘書長,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成員。美國《華爾街日報》、英國《金融時報》、中國財新網專欄作者。曾任職上海寶山區發改委副主任,複旦大學國際金融係副係主任、CFA項目主任,西南證券研發中心總經理,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同時廣泛參與媒體和公眾事務。研究領域覆蓋全球宏觀、中國宏觀、權益債券投資策略和金融工程。代表作品包括《新政機遇》《穿越鍍金時代》《危機三部曲》《微觀金融學及其數學基礎》。曾被評為2014年度中國青年經濟學人、上海十大青年經濟人物。

譚小芬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2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013年“北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入選者,2012—2013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研究領域為國際金融、貨幣政策和大宗商品市場的金融化。近年來先後主持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承擔中央財經大學青年科研創新團隊主持人,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出版專著1部。

潘英麗

上海交通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上海市政府決策谘詢研究基地潘英麗工作室首席專家,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上海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學、國際金融理論與政策。近期主要成果有:《國際金融中心:曆史經驗與未來中國》(2010,三卷本)、《十字路口的金融體係:國際經驗與中國選擇》(2013,中英文國際論文集,主編之一)、《國際貨幣體係未來變革與人民幣國際化》(2014,三卷本)。1996年因為發展我國社會科學教育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2—2011年擔任中國海運集團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2011年以來擔任招商銀行獨立董事。

施康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2006年獲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同年任香港中文大學經濟係助理教授,2012年起任終身製副教授。2015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包括國際宏觀經濟學、貨幣政策和中國經濟。迄今已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內容涉及中國貨幣政策的各個方麵。1994—2000年,在中國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工作,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有比較豐富和深入的研究。曾任香港金管局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和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訪問學者。2013年起,受邀成為《中國評論》的編輯部成員。

邵宇

東方證券總裁助理、首席經濟學家。金融學博士,中國社科院在站博士後。牛津大學John SWIRE學者,複旦大學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兼職教授。陸家嘴沙龍理事會秘書長,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成員。美國《華爾街日報》、英國《金融時報》、中國財新網專欄作者。曾任職上海寶山區發改委副主任,複旦大學國際金融係副係主任、CFA項目主任,西南證券研發中心總經理,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同時廣泛參與媒體和公眾事務。研究領域覆蓋全球宏觀、中國宏觀、權益債券投資策略和金融工程。代表作品包括《新政機遇》《穿越鍍金時代》《危機三部曲》《微觀金融學及其數學基礎》。曾被評為2014年度中國青年經濟學人、上海十大青年經濟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