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杯賣咖啡,讓他們不必自行研磨衝泡也能喝到我們的咖啡?回到西雅圖後,我向老板提出此建議,他們卻不以為然,強調明星咖啡連鎖公司是零售業者,不是餐廳或酒吧。他們還指出公司很賺錢,何必冒風險另辟蹊徑?
我對公司當然應該忠心,可是我對咖啡吧計劃也充滿信心,認為值得一試,因此左右為難。之後,我決定實行自己的計劃。在妻子的支持下,我於1985年冬天離開明星咖啡連鎖公司,創辦了"伊爾·喬爾納萊公司"。不到半年,我們在西雅圖開的小店每天都有1000多位顧客光臨。第一家開張6個月後,我們開了第二家,然後在溫哥華開了第三家。
1987年3月,巴登和博格決定出售咖啡連鎖公司,我一聽到消息,就知道非承購不可。伊爾·喬爾納萊公司的股東都表示支持。於是四五個月後,明星咖啡連鎖公司便歸我所有。我有了實現雄心壯誌的機會,也肩負了將近100人的希望與憂慮。
古人雲:"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這句話能千古流傳直到現在,定有它精妙之至的地方。沒有毅力,怎會成功?凡是稱得上偉大、壯麗的事業,都是在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拚搏之後才得以成功的。
人生智慧
勇於創新、敢冒風險、大膽進取、不怕艱險,既然下決心那麼做,就要鍥而不舍地做到底,想達到目標,沒有一顆恒心是決不行的。
第51節:夢想造就成功
夢想造就成功
夢想是成功的秘訣。夢想不是一天可以實現的,它不僅需要不懈的努力,更需要製定合理的計劃,一步一步靠近目標。
有太多的事例一再證明,一個人樹立一個什麼樣的理想,他們就會相應地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他們就如一張白紙,理想對於他們而言,就猶如一個模板,給他們的成長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然而現在的很多家長和老師,似乎不知道這一點,以為給孩子最優越的生活條件,讓他們上最好的重點學校,給他們請最好的家庭教師,就可以培養孩子成才。這是很大的誤解。事實證明,從小就有明確目標、心懷夢想的人,會很自覺地處理在人生途中遇到的一切問題和麻煩,根本不需要別人操心,不需要別人告訴他應該怎麼樣。
一個叫做布羅迪的英國幼兒教師,在整理自己家閣樓上的舊物時,發現了一疊練習冊,那是皮特金幼兒園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題目是:《未來我是……》
他本以為這些東西早已丟失了,沒想到,它們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裏,並且一躺就是50年。
布羅迪隨手翻了幾本,很快便被孩子們千奇百怪的自我設計迷住了。比如,有個叫彼得的小家夥說自己是未來的海軍大臣,因為有一次他在海裏遊泳,喝了3升海水都沒被淹死。還有一個說,自己將來必定是法國總統,因為他能背出25個法國城市的名字。最讓人稱奇的是一個叫戴維的小盲童,他認為,將來他肯定是英國的內閣大臣,因為在英國還沒有一個盲人進入內閣。總之,31個孩子都在作文中描述了自己的未來。
布羅迪讀著這些作文,突然有一種衝動,何不把這些本子重新發到孩子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50年前的夢想
1年後,布羅迪手裏僅剩下戴維的作文本沒人索要。他想,這個人也許是死了。畢竟50年了,50年間是什麼事都會發生的。
就在布羅迪準備把這個本子送給一家私人收藏館時,他收到了內閣教育大臣布倫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說:"那個叫戴維的孩子就是我,感謝您還為我們保存著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不需要那個本子了,因為從那時起,我的夢想就一直在我的腦子裏,從未放棄過。50年過去了,可以說我已經實現了那個夢想。"
一個農夫帶著他的兒子在地裏耕作,累了,便坐在田頭休息。兒子望著遠處出神,父親問他在想什麼,他說:"等我長大了,不要種地,每天就待在家裏,有人給我郵錢。"父親笑一笑說:"你這是做夢。"
兒子上學了,他從課本裏知道了埃及金字塔,他對父親說:"等我長大了,我要去埃及看金字塔。"父親生氣地對他說:"你別做夢!"
然而,十幾年之後,他成了暢銷書作家,每天坐在家裏寫作,不斷有報社和出版社給他郵來稿費,他去了埃及看金字塔。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那個"做夢"的人就是台灣作家林清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