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訓練·走近網絡,遠離網癮
一、心理幹預
首先要了解成人網絡成癮者的早期經曆,特別是重大生活事件對成癮者的影響,推究其不良性格和負性情緒的根源;
其次,由於成人網絡成癮者都具有比較強的自我認識能力,因此,可以與去其一起客觀全麵地分析評價網絡技術、網絡人際交往、網絡信息和網絡遊戲,同時對比他們的過去與現狀,轉變網絡成癮者對網絡的依戀和依賴的認知成分;
第三,協助網絡成癮者恢複自身生活的規律化,恢複生物鍾,轉移對網絡的注意力,引導他們尋找有益的興趣生長點,擴大在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麵;
第四,對於部分嚴重的成人網絡成癮者,要輔以適當的心理治療技術,如強化法、森田療法等進行治療。
二、自我效能
由於在成癮行為方麵,自我效能是一個關鍵變量,因而能對成癮行為的預防、戒除和改變做出合理性的說明和解釋。
(1)抵抗性自我效能。它是對於還未成癮的個體來說,能夠抵製網絡的能力的信念。這就要求成癮者訓練抵抗來自網絡對自己內心的誘惑的能力的決心。
(2)減少傷害型自我效能。它是指個體已經卷入到網絡成癮行為之中,並對此種行為產生依賴,但並沒有真正導致成癮行為時,對自己能夠抵製上網的信心。讓網絡成癮者了解網絡成癮的危害,並要求網絡成癮者控製進一步的危害和加強自己可以減少這種危險行為的信念。
(3)行動型自我效能。即個體對戒斷網絡時的信心。如果個體為戒除上網定下了一個期限,那麼他就會做出一個承諾,從而使他超越了僅僅是考慮的階段。
(4)應對型自我效能。是指一種對自己能夠克服舊病複發危機的預期能力。麵對極具誘惑力的網絡,個體應堅信自己具有應對舊病複發危機的能力,做出合理的判斷並采取適當的應對方法。
(5)恢複型自我效能。在舊病複發,重新評價網絡,對自己能夠恢複應對能力充滿信心。
三、群體支持
成人陷入互聯網之後,並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就會想辦法將其擺脫,但如果個體的應對能力不足,僅憑其自身的力量是不能擺脫成癮行為的,這時就需要群體的支持了。一個支持群體是家人。首先讓家人明白網絡具有極強的致癮傾向,減少對網絡成癮者的責備;與成癮者就其成癮的原因進行開放式的交流,鼓勵成癮者戒斷網絡;建議全家外出旅遊度假,一方麵讓其轉移對網絡的注意力,另一方麵使其感受親情的溫暖。另外幫助網絡成癮者培養新的愛好以促進其恢複。另一個支持群體就是周圍的社區。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結交具有類似背景的朋友,擴大實際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從而減少對網絡的依賴。
延伸測試·網絡成癮的診斷標準
(1)上網已經占據了你的身心。
(2)隻有不斷增加上網的時間和投入程度才能感到滿足,從而使得上網的時間比預定時間長。
(3)無法控製上網的衝動。
(4)每當不能上網時,會感到煩躁不安或情緒低落。
(5)將上網作為解脫痛苦的惟一辦法。
(6)對家人或親友隱瞞迷戀網絡的程度。
(7)因為迷戀網絡而麵臨失學、失業或失去朋友的危險。
(8)在投入大量金錢、時間和精力時有所後悔,但第二天卻仍然忍不住還要上網。
(9)因為長時間迷戀網絡導致睡眠節律紊亂(如晝夜顛倒)、倦耽顫抖、視力減退、頭痛、頭暈、食欲不振等軀體症狀。
如果有上述四項或四項以上表現,同時每日上網時間大於四小時,一周上網時間大於五天,已持續一年以上,並且伴有精神症狀、軀體症狀,那就表明你已患上了“網絡成癮綜合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