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寶島,中俄界河烏蘇裏江主航道我方一側的一個小島,名氣很大,全世界都知道它。
出名的原因是上世紀60年代末,因為領土衝突,兩個大國在這裏爆發了一場震驚世界的戰鬥。否則,珍寶島便會同烏蘇裏江的其他島嶼一樣,隻能以美麗的風光昭於世人了。
記得,珍寶島戰鬥是發生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小學生同全國公民一樣上街遊行,憤怒譴責入侵者,表達了捍衛我國領土的決心。從此,珍寶島便銘刻在我的記憶裏了,也萌發了有機會登上珍寶島看看的念頭。
遺憾的是,我在部隊工作20多年,部隊駐地還是在黑龍江境內,卻一直沒有機會去珍寶島。想去珍寶島,是被那裏發生的戰鬥故事所吸引。記得在那場戰鬥中,有位名叫孫玉國的戰鬥英雄,因為指揮果敢,表現突出,事跡感人,很快便成為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不久,又受命擔任了沈陽軍區副司令員的要職。十年後,因曆史事件等政治原因,他又從“神壇”上跌落下來,降職到沈陽軍區後勤部經貿局任副局長。因為我曾供職過沈陽軍區後勤部經貿局哈爾濱分局辦公室主任,期間,孫玉國幾次到哈爾濱檢查指導工作,我也有幸和他近距離接觸過,並與孫老結識。他雖已年過六旬,但身體硬朗,精神矍鑠。
他身著便衣,舉止文雅,給人以和藹可親的印象。見到我們員工,都微笑著和我們一一握手,問寒問暖,體貼入微。孫老晚年的一大愛好,就是喜歡喝酒。出於對孫老的敬重,晚上分局領導在省軍區八一賓館宴請他,特意為他準備了茅台和五糧液等珍貴名酒,可沒想到都被他婉言謝絕了,說那酒太貴重,就喝“古井貢”吧。他酒量不小,凡敬酒的來者不拒,還主動提議回敬大家,半斤八兩後也沒有異樣的感覺。高興之際,我提議讓他講講當年參加珍寶島時的戰鬥故事,可他笑了笑說,“那是過去的事啦,抗擊侵略,保家衛國,那是解放軍的職責,沒啥好講的。”當年的戰鬥故事沒聽著,有朝一日去珍寶島看一看的想法,便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直到前不久,我隨黑龍江省金融學會組織的邊境縣域經濟金融經濟考察團,曾踏上了珍寶島,了卻了久盼的心願。
“看,那就是珍寶島”。開船的師傅邊說著邊用手朝前一指。我們乘坐的船是一條快艇,隻用50多分鍾就到珍寶島了。
這就是聞名世界的珍寶島嗎?真難以想象,這個一眼便能環顧全境的小島,能夠承受了幾千發炮彈轟炸?如今,硝煙早已散去,島上草樹蓊鬱,顯得分外寧靜,隻見幾隻白色的江鷗從眼前掠過。
島上有駐軍,當地政府同駐軍聯係過了,我們一行順利地上了島。一個解放軍戰士走過來迎接我們,我問:“咋就你一個人在島上?”“隻留我一個人留守,其他戰士都上岸訓練去了。”戰士輕聲回答。這時,我們看見一條黑狗靜靜地臥在牆邊睡覺。戰士說,這條黑狗藍眼睛,它的家鄉在對岸異國俄羅斯,是雙方會晤時對方送的一條小狗崽,如今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了。“那不,那三條小花狗就是黑狗的孩子。”小戰士還饒有趣味地告訴我們,黑狗的丈夫在我方岸上,是當地老鄉的一條白狗。黑狗思念丈夫時,便不懼水深水涼泅渡上岸同白狗會麵。
令我十分感興趣的是,珍寶島幾代駐軍樣式不同的營房仍然完好地保留著,牆上寫著“保衛祖國”四個醒目的大字。戰士提醒我們,不能進入那片空曠荒地,當年埋下的地雷還沒挖光呢。島子確實很小,循著島上的石路,我們幾分鍾就穿越了全島。我們又走過戰壕,來到英雄樹下。英雄樹是一棵普通的山榆樹,也是一棵極不平凡的樹。英雄樹身上布滿了彈痕。我們還在樹旁作合影留念,以表對英雄和烈士的尊重與感懷。
據介紹,當年麵對入侵者氣勢洶洶的坦克和裝甲車,戰士楊林不畏強敵,以山榆樹為依托,擊毀敵人一輛裝甲車,在左手已經負傷,右手被打斷3個指頭的情況下,忍著劇痛,用血肉模糊的雙手繼續操炮射擊,又擊毀了敵人的一輛裝甲車。然而,不幸被入侵者坦克炮擊中,犧牲在山榆樹下……
時光荏苒,昔日的小山榆樹已經是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了。人們沒有忘記英雄,在英雄樹下雕塑了英雄楊林架炮射擊的塑像,每年清明節,當地的少先隊員們來到樹下緬懷烈士,把紅領巾係在英雄樹的樹幹上,宛如係在英雄楊林的脖子上……
該下島了,我們每個人都包了一把土,帶回家放到花盆裏,讓花兒得到染滿英雄鮮血的土壤滋養,開得更美豔。這時我想:黑蜂采蜜,野豬滿坡,黑狗招親,比當年那窮凶極惡的炮火硝煙,不知要好多少倍。
我心中的哈達
飛機從成都機場起飛,在萬米的幽藍天空中,經過近三個小時的飛行,安全抵達拉薩機場,夢寐向往的西藏終於呈在了眼前,我邁著急切的腳步向機艙外走去。一下飛機,西藏中行的李副主任一邊熱情地打招呼,一邊上前跟我擁抱。接著,他又雙手捧上一條潔白的哈達,深情地給我披在脖子上,並熟練地係了個結。他說:“歡迎您到西藏來! 祝您吉祥如意!”這一刻骨銘心的感人場麵,雖是好久以前的事了,可至今總在我的腦海裏浮現,讓我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