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
北歐神話-被遺忘了的冰與火之歌
在北歐,夏季是非常短暫的。在這短促的夏日裏,冰封的山原開始解凍,融化的雪水在山間流淌,變成小溪,穿過原野,彙聚成河流,最後奔向大海。北歐的夏季是藍天碧海,長在的日照和幾乎可以說是奇跡的鮮花盛開。然而緊接著的,是寒冷冬季慘淡的日光,漫長的黑夜,發怒似的冰凍之海,猛烈撞擊著高崖峭壁的驚濤駭浪,以及極地內巨偉壯闊的冰川與絢爛無比的北極光。光明與黑暗,溫暖與寒冷的對比是如此強烈,難怪原始的冰島人會認為世界是由冰與火的奇怪混合而誕生的。
如果說南歐的希臘神話是古希臘人在愛琴海蔚藍色的波濤中吟誦的愉悅詩篇,那麼北歐神話便是日爾曼民族在荒涼苛虐的自然環境中創造的傲然悲歎。北歐神話反映了原始部族的多神教信仰和他們同大自然作鬥爭的神奇瑰麗的想象,表明了古代北歐部族奮力征服自然,特別是征服冰雪嚴寒的勇敢精神。
最早的北歐神話都以歌曲的形式出現。公元前,這種關於“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時期的誌怪傳說,即已在北歐的日耳曼部族裏流傳。到中世紀,冰島學者用文字把它們記載下來。現在可以查考的主要有兩部《埃達》:一是冰島學者布林約爾夫·斯韋恩鬆於1643年發現的“前埃達”,或稱“詩體埃達”,寫作時間大概在9至13世紀之間,它包括14首神話詩;一是“後埃達”,或稱“散文埃達”,由冰島詩人斯諾裏·斯圖魯鬆(11781-1241)在13世紀初期寫成。它是“前埃達”的詮釋性著作。
根據北歐神話,天、地、人是這樣形成的:最初世界上隻有一冷一熱的兩個區域,即冰雪世界尼夫爾海姆與火焰之國摩斯比海姆,這兩個國度之間有一條巨大的“金儂加鴻溝”。從摩斯比海姆中噴射的衝天火焰,濺出的火星落在金恩加鴻溝的兩岸上,也落在鴻溝旁邊堆積著的冰丘上。冰塊遇到高熱的火星後溶化成水氣,又被從尼夫爾海姆吹來的強勁寒風再次凍結起來。就這樣循環重複,千萬年之中,在摩斯比海姆的熱浪和尼夫爾海姆的寒氣不斷作用下,這些冰丘中誕生了最初的兩個生命-母牛奧都姆布拉和始源之巨人伊米爾。母牛奧都姆布拉以舔食冰雪及冰地上的鹽霜為生,而母牛身下流淌出的四股乳汁,最後彙成四條源源不絕的白色的河流。巨人之祖伊米爾就以奧都姆布拉的乳汁為食。在混沌黑暗、冰天雪地的洪荒時代裏,隻有這樣兩種巨大的生靈存在著。
母牛不停地舔著冰塊和鹽粒,及時把在冰下受凍的神的祖先、奧丁的祖父布裏救了出來。布裏是一個高大英俊的男人,強壯有力而性情溫良。他不久生下了一個同樣高大而雄壯的兒子博爾。博爾在長大以後,娶了女巨人培絲特拉為妻。培絲特拉是從伊米爾雙臂下麵生長出來的那對巨人的女兒,也是智慧巨人密密爾的姐姐。博爾和培絲特拉不久生下了奧丁、威利和維三個兒子。他們是三位偉大的神明,也將是所有世界的主人。後來奧丁和他的兩個兄弟威利和維將伊米爾的身體造成一個世界,頭做天,肉做地,骨化為山,血成為海,牙齒變為岩石,毛發變為草木。他們又用一截梣樹和一截榆樹做成第一對男女,即阿斯克(意為梣樹)和愛布拉(意為榆樹)。
為了抗擊萬惡的冰霜巨人以保護人的生存,奧丁和其他神在宇宙中心建造了一座城寨,叫米德加爾德(即大地)。城寨內山青水秀,巨木參天。一株盤踞在天界(精靈之國愛爾夫海姆、諸神的國度亞薩園和火焰之國摩斯比海姆)、地界(人類的國度中庭、巨人的國度約頓海姆和華納神族的家園華納海姆)和下界(侏儒之國賽文夫海姆、海拉的死亡之國和冰雪世界尼夫爾海姆)的巨大梣樹“尤加特拉希”穿連結九個世界。它萌生於“過去”,繁茂於“現在”,延伸到無限的“未來”,樹葉永遠青綠,它的枝幹支撐著整個宇宙的重量,根部貫穿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