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真愛沒有借口(1 / 1)

真愛沒有借口

原來再芬芳的日子,也不過就是好夢一場。所以眼下的每一分一秒,既然都是自己選的,才更需要且行且珍惜。

人有時看著是醒著的,但其實和睡著了也沒什麼分別。不然如果不是睡著了,怎麼能天天睜眼說夢話呢?

那天看了新聞,想不到某男與某女也分了。之前在電視上,男人借著某頒獎禮送給女人的一大捧紅玫瑰,也隻能留在記憶中了。還是那句話,一切都是借口,隻有不愛是真的。

玫瑰的香氣還未褪去,一段童話卻已作古。情話猶在耳,情誼卻已生分。

最近總是更多地想起曹公筆下的《好了歌·注》,曾經倒背如流的句子,如今再次讀來當真汗如雨下: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二米二花二在二線二書二庫二b

原來再芬芳的日子,也不過就是好夢一場。所以眼下的每一分一秒,既然都是自己選的,才更需要且行且珍惜。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得之不易,一個家的組合,一種生命的延續,就更是得之不易。

在及時行樂、悲觀躑躅的路上,我們總是望錯了方向。

總以為幸福是終點,幸運是結局,其實真正的結局是,未來要過好每一天。

悲觀者總是猶豫地揀起盤子裏的葡萄,然後撇撇嘴說,瞧,幸福就是苦澀;而樂觀者喜歡很隨便地丟一顆葡萄在嘴裏,然後砸吧砸吧嘴說,瞧,幸福真甜。

悲觀者會把精力過多地放置在所謂公平與不公平的論斷上,比如誰的盤子小了或者大了,誰的葡萄多了或者少了,等等;而樂觀者不,樂觀者隻看自己的盤子,隻為那裏麵的每一顆葡萄,都代表著不同的滋味和甜美,是他能夠體驗的全部世界。

悲觀者喜歡分析別人的盤中餐;而樂觀者更願享用自己的盤中餐。

從食客的角度講,你覺得他們哪一個更劃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