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伐尼的看法在當時的科學界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但是,另一位意大利科學家伏打(1745—1827)不同意伽伐尼的看法,他認為電存在於金屬之中,而不是存在於肌肉中,兩種明顯不同的意見引起了科學界的爭論,並使科學界分成兩大派。
1800年春季,有關電流起因的爭論有了進一步的突破。伏打發明了著名的“伏打電池”也稱“伏特柱”。這種電池是由一係列圓形鋅片和銀片相互交迭而成的裝置,在每一對銀片和鋅片之間,用一種在鹽水或其他導電溶液中浸過的紙板隔開。銀片和鋅片是兩種不同的金屬,鹽水或其他導電溶液作為電解液,它們構成了電流回路。這是一種比較原始的電池,是由很多銀鋅電池連接而成的電池組。但在當時,伏打能發明這種電池確是很不容易的。伏打電池的發明使人們第一次獲得了可以人為控製的持續電流,為今後電流現象的研究提供了物質基礎,也為電流效應的應用打開了前景,並很快成為進行電磁學和化學研究的有力工具。
1821年英國人法拉第完成了一項重大的電發明。在這兩年之前,奧斯特已發現如果電路中有電流通過,它附近的普通羅盤的磁針就會發生偏移。法拉第從中得到啟發,認為假如磁鐵固定,線圈就可能會運動。根據這種設想,他成功地發明了一種簡單的裝置。在裝置內,隻要有電流通過線路,線路就會繞著一塊磁鐵不停地轉動。事實上法拉第發明的是第一台電動機,是第一台使用電流將物體運動的裝置。雖然裝置簡陋,但它卻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電動機的祖先。
1831年,法拉第製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第一台發電機。他發現第一塊磁鐵穿過一個閉合線路時,線路內就會有電流產生,這個效應叫電磁感應。一般認為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定律是他的一項最偉大的貢獻。
1831年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這在物理學上起了重大的作用。1834年他研究電流通過溶液時產生的化學變化,提出了法拉第電解定律。
法拉第的主要貢獻是對電磁學進行了比較係統的實驗研究,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總結出電磁感應定律;發明了電磁學史上第一台電動機和發電機;發現了電解定律;提出電場、磁場第重要概念。
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Siemens)製成世界上第一台工業用發電機。
伽伐尼的看法在當時的科學界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但是,另一位意大利科學家伏打(1745—1827)不同意伽伐尼的看法,他認為電存在於金屬之中,而不是存在於肌肉中,兩種明顯不同的意見引起了科學界的爭論,並使科學界分成兩大派。
1800年春季,有關電流起因的爭論有了進一步的突破。伏打發明了著名的“伏打電池”也稱“伏特柱”。這種電池是由一係列圓形鋅片和銀片相互交迭而成的裝置,在每一對銀片和鋅片之間,用一種在鹽水或其他導電溶液中浸過的紙板隔開。銀片和鋅片是兩種不同的金屬,鹽水或其他導電溶液作為電解液,它們構成了電流回路。這是一種比較原始的電池,是由很多銀鋅電池連接而成的電池組。但在當時,伏打能發明這種電池確是很不容易的。伏打電池的發明使人們第一次獲得了可以人為控製的持續電流,為今後電流現象的研究提供了物質基礎,也為電流效應的應用打開了前景,並很快成為進行電磁學和化學研究的有力工具。
1821年英國人法拉第完成了一項重大的電發明。在這兩年之前,奧斯特已發現如果電路中有電流通過,它附近的普通羅盤的磁針就會發生偏移。法拉第從中得到啟發,認為假如磁鐵固定,線圈就可能會運動。根據這種設想,他成功地發明了一種簡單的裝置。在裝置內,隻要有電流通過線路,線路就會繞著一塊磁鐵不停地轉動。事實上法拉第發明的是第一台電動機,是第一台使用電流將物體運動的裝置。雖然裝置簡陋,但它卻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電動機的祖先。
1831年,法拉第製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第一台發電機。他發現第一塊磁鐵穿過一個閉合線路時,線路內就會有電流產生,這個效應叫電磁感應。一般認為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定律是他的一項最偉大的貢獻。
1831年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這在物理學上起了重大的作用。1834年他研究電流通過溶液時產生的化學變化,提出了法拉第電解定律。
法拉第的主要貢獻是對電磁學進行了比較係統的實驗研究,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總結出電磁感應定律;發明了電磁學史上第一台電動機和發電機;發現了電解定律;提出電場、磁場第重要概念。
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Siemens)製成世界上第一台工業用發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