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獵人日誌Ⅲ殺人鬼繪卷》

作者:喬靖夫

1888年

倫敦

Journal of the Vampire Hunter

根據斯拉夫地區的吉普賽人傳說,男性吸血鬼——當地語稱吸血鬼為「穆洛」(Mullo)——擁有強烈的性欲,能令人類女性(東正教或穆斯林教士的家人除外)懷孕,所誕下的嬰孩稱為「達姆拜爾」(Dhampir)。多數的「達姆拜爾」出生時全身無骨,身體如水母般柔軟,故此夭折率極高。

僥幸生存及成長的「達姆拜爾」繼承了父親的超凡力量,並天生具有感應吸血鬼所在的異能,是世上最強的吸血鬼獵人。「達姆拜爾」曾活躍於塞爾維亞及南斯拉夫其他地區,獵殺吸血鬼以賺取可觀的酬金。

「達姆拜爾」進行的驅魔儀軌極其怪異,吹奏尖銳刺耳的哨曲、裸身四處奔跑、與無形敵人激烈搏鬥(吉普賽人相信吸血鬼擁有隱身能力)。他們又使用各種意想不到的輔助器物:以襯衣袖充當望遠鏡,偵察吸血鬼所在;把墓碑碎片杵成粉末並撒在靴裏,令吸血鬼無法聽見其足音……依照記載,最後一次公開的「達姆拜爾」驅魔儀式於一九五六年在南斯拉夫科索沃省舉行。

殺人鬼登場

八月三十一日 淩晨三時二十分 東端區

瑪莉·安·妮歌爾絲(Mary Anne Nichols)打了一個寒顫。她拉緊淺棕色的外套,盡量靠在白教堂路的左旁步行,躲避那整夜沒有停止過的大雨。

在瑪莉的記憶中,這是倫敦最寒冷、最潮濕的一個夏季。在這種天氣下,碼頭那邊卻接連發生了兩次火災。早前天空還被火光映得暗紅,現在又恢複一片漆黑,再也分不出頭頂上究竟是積雲還是火場製造的煙霧。

瑪莉的眼珠布滿紅絲——是因為疲倦,也因為酒醉。今夜她已幹了三次,現在原本可以好好在旅館安睡。可是三次賣春的錢都已變成肚子裏的酒精。

瑪莉踢著鋪石路上的一塊凸起,幾乎仆倒,幸好及時扶著牆壁。她仰頭凝視一盞煤氣街燈。

她記得小時候很喜歡看街道煤氣燈點亮的情景。因為聽太多鬼故事的關係,那時候她很害怕黑暗,於是每天黃昏時分,她非得走到街上看點燈不可。隻有看見整齊排列的燈光把街道角落照亮,小瑪莉才安心回家。

現在四十三歲的瑪莉卻專挑最夜的時分走在最暗的街道上。隻有黑暗能夠掩飾她那頭已變灰的棕發,和因為長期營養不良而失去五顆牙齒的嘴巴。隻有在黑暗中,她仍然嬌媚的嗓音才能勾起嫖客的性欲。

她不再需要燈光。燈光隻為仍然相信希望的人而存在。整個東端區的人,包括瑪莉,都已經忘記了什麼叫「希望」。

東端區並不是倫敦的一部分。東端區是另一個國家——一個隻有奴隸與罪犯的國家。酗酒、偷盜、行乞就是這個國家的憲法。這個奇異的國度隻不過剛好座落在全世界最先進的城市內而已。

瑪莉離開白教堂路,從狹小的橋梁越過鐵道,走到較寬闊的杜爾華街。看來她今夜的運氣耗盡了,還沒有遇上半個人影。這麼冷的雨夜,她可不想在街上睡。

經過巴克斯巷的路口時,她習慣性地朝裏麵張望了一下,心裏並不抱什麼期待。

瑪莉停下腳步。她看見巴克斯巷裏頭好像有人影。巷道太暗了。兩旁的兩層小屋沒有一扇亮燈的窗戶。唯一的光源就是瑪莉所站巷口處那盞煤氣燈。

瑪莉再仔細看看。確實有一個人,戴著一頂紳士禮帽。

瑪莉脫下軟帽,整理一下濕發,再把軟帽戴回去,又拍去外套上的水珠。其實這些都不必要。這麼黑暗的巷道裏,對方隻能夠用手代替眼睛——這正是瑪莉所渴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