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三年幽禁時光,於鳳至一直過著舟車勞頓的奔波生活,病痛日漸嚴重。為減輕她的負擔,讓她先去治療乳腺癌,張學良向軍統局局長戴笠申請由趙一荻來照顧自己,該提議獲得了蔣介石的批準。
1940年2月,於鳳至去美國就醫並定居於美國。趙一荻將十歲的兒子送到美國,托付給一位可信賴的朋友撫養後,來到當時張學良被軟禁的地點——貴陽修文縣陽明洞,自此,她寸步不離地伴隨他度過了那段漫長的幽禁生活。
1964年,於鳳至主動與張學良離婚。離婚原因有很多種說法,一說是為了張學良的宗教信仰,因為1955年張學良皈依基督教,但基督教提倡一夫一妻,所以,與張學良分別二十四年未見的於鳳至決定退出,把妻子的位置讓給伴隨他左右的趙一荻。這個說法我並不認同,若真是僅僅關乎宗教問題,為何於鳳至要在張學良皈依基督教近十年後才在離婚協議書上簽字?
另一種說法是,蔣方等人為斷絕張學良在美國的後路,利用政治手腕脅迫於鳳至與張學良離婚。於鳳至在回憶錄中表示過:“我思考再三,他們絕不肯給漢卿以自由。漢卿是籠中鳥,他們隨時會捏死他,這個辦法不成,會換另一個辦法。為了保護漢卿的安全,我給這個獨裁者簽了字。但我要向世人說明,我不承認強加給我的、非法的所謂離婚……”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於鳳至同張學良離婚,是對趙一荻和張學良的成全,也是對趙一荻幾十年來照顧張學良的感謝。或許第二種和第三種的原因都有吧,作為妻子,於鳳至也是不易。為張學良,她已經付出了自己能夠付出的一切,所以即便不離婚,也算不得她自私狹隘,可到底,她還是離了,無論被迫或者自願,至少對自己,對張學良,對趙一荻,都好。
1964年7月4日,宋美齡等十三人在台北出席參加了張學良與趙一荻這場莊重的婚禮。與張學良相守三十餘載,已年過五十的趙一荻,終於不用再以私人秘書的身份伴隨張學良,她成為名正言順的張太太。
年歲越長,越能發現生活的不易。太多心酸哀苦,太多悲歡離合圍繞著我們與他人,僅僅是能留在彼此身邊,都已感恩不盡。
長期的幽禁生活中,兩人成為虔誠的基督教徒,信仰,讓人有了支柱,有了希望。精神有了寄托,日子也就不那麼難捱了。對普通人而言,信仰未必一定要從宗教中尋找。曾看過一句話,深以為然——“我信仰我心所向”。愛一個男人愛到骨子裏,這男人便成了你的信仰;堅定地奉守一則條規,這條規也就成了你的信仰。於趙一荻,耶穌是她的信仰,張學良,更是她的信仰。
相比張學良而言,趙一荻的身體要差許多。她孕期曾患過癰疽,又骨折過,因長期抽煙肺部出現癌變而切除了半邊肺葉,病痛始終折磨著晚年的趙一荻。
之後的三年幽禁時光,於鳳至一直過著舟車勞頓的奔波生活,病痛日漸嚴重。為減輕她的負擔,讓她先去治療乳腺癌,張學良向軍統局局長戴笠申請由趙一荻來照顧自己,該提議獲得了蔣介石的批準。
1940年2月,於鳳至去美國就醫並定居於美國。趙一荻將十歲的兒子送到美國,托付給一位可信賴的朋友撫養後,來到當時張學良被軟禁的地點——貴陽修文縣陽明洞,自此,她寸步不離地伴隨他度過了那段漫長的幽禁生活。
1964年,於鳳至主動與張學良離婚。離婚原因有很多種說法,一說是為了張學良的宗教信仰,因為1955年張學良皈依基督教,但基督教提倡一夫一妻,所以,與張學良分別二十四年未見的於鳳至決定退出,把妻子的位置讓給伴隨他左右的趙一荻。這個說法我並不認同,若真是僅僅關乎宗教問題,為何於鳳至要在張學良皈依基督教近十年後才在離婚協議書上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