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1章(1 / 3)

那吏員見眼前此人正是大孝子鄭興,不慌不忙從身上拿出一張告知文帖遞與鄭興,說道:“我們是縣衙派來打前站先一步告知鄭東家的,真是牆裏開花牆外香,鄭東家割股救母的感人事跡在汾州大地廣為傳頌,連刺史大人都為鄭東家的孝行所敬仰,要賜鄭秀才‘汾州第一孝子’的稱號了。你快準備一下吧,刺史大人的轎子正在來永安縣的路上呢,過不多時,就由縣太爺陪著來給鄭秀才賜匾了!”

鄭興先是聽得發蒙,接過文帖一看,不由怔了一下,果然如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出於本能,不經意間對母親做出的一舉孝行,都過去幾年了,這個時候居然又會在汾州大地傳開,驚動了汾州刺史大人。盡管如此,鄭興心中還是有些疑惑,他一臉鄭重地對二位衙吏道:“作為一個兒子,孝敬父母,甚至在危重時刻為父母奉獻出自己的生命,都是應該的。二位官人,小民不敢相信,刺史大人真的會為此來親自掛匾?”

“嗨,鄭東家告知文帖都看過了,上麵白紙黑字蓋著縣衙的大紅印鑒,怎麼還不相信我們?刺史大人不僅要來,而且馬上就會由縣太爺陪著駕到,我們就是怕鄭東家措手不及,才專門來打前站告知的,你快準備一下吧!”那個頭兒模樣的衙吏看著鄭興心急地說道。

鄭興麵色不由凝重起來,朝二位吏員深深一揖,略一思忖,客氣地說道:“請二位貴官賜教,過會兒刺史大人駕到,小民該怎麼應酬才是?”那個頭兒模樣的衙吏說:“走時縣太爺有話交待,刺史大人是來為大孝子先生您賜匾的,也不必去做什麼應酬準備,把自己的衣發略作修整,儀表上過得去,等著禮貌迎送刺史大人一行就是了。”

“刺史大人大駕光臨,禮節能這麼簡單嗎?”鄭興睜大眼睛,依然目光遲疑地望著兩個衙吏這樣問。

“是這樣的,縣太爺有話,招待刺史大人,鄭東家這裏無須有什麼煩瑣禮節和準備什麼。鄭東家不必多心,該備的縣衙已備齊了,你快去打理一下自己吧,刺史大人的轎子怕是很快就會到的。”說畢,兩個吏員又深望鄭興一眼,便轉身告辭離去。

鄭興送走兩個吏員從大門回來,剛才一邊站著聽話的三個夥計,已在場子裏就此事奔走相告。他們逢人便講,說鄭大東家大喜臨門,被汾州刺史大人賜給了“汾州第一孝子”的榮譽稱號,刺史大人過會兒就由縣太爺陪著親臨賜匾了!一時間,集散社大院的許多房屋裏都有人開門出來,許多人一下都興高采烈地擁向了鄭興,一片熱情地向他道賀,那些擁上來的夥計們的那股子熱情高興勁,讓鄭興一時應接不暇。場子裏專管禮儀接待的趙金剛看著鄭興說:“鄭東家,刺史大人過會兒就要到了,你快去換件像樣的衣袍吧,把發髻也梳理一下,別讓人家貴客來了瞧著寒磣,接待貴客的事你別管,由我領著幾個夥計去張羅。”

眾人也在一邊附和著勸道:“對,鄭大東家,你快去換件衣袍吧,刺史大人那可非同一般,你身上這件衣袍太陳舊了,可見不得刺史大人啊!”

“走吧大東家,別磨蹭了,快回家裏去換身像樣的衣服吧,刺史大人很快就到了,這可是件大事,千萬馬虎不得!”

“對,快換衣服去吧鄭東家,過會兒刺史大人駕到,大夥都為你去捧場!”

鄭興見眾人熱情洋溢,對自己赤誠以待,用感激的目光望著眾人,不停向大家拱手作揖致謝,口中慨然說道:“多謝各位同仁戮力同心,鼎力相助。刺史大人親臨賜匾確實是件大事,不過,我倒覺得不必刻意去裝扮自己,平平淡淡才是真,隻要我的衣服幹淨整潔就行了。發髻,是該去打理一下,邊幅也該修一修的,要不讓人覺得對人很不禮貌。”

這番話說得眾人不禁有些肅然,有的忍不住卻笑起來,趙金剛上下打量了一下鄭興,一笑說道:“鄭東家,你的邊幅是非修不可的。要不,人家會把你看做是場子裏喂牲口的一個夥計,趕快去吧!”鄭興笑著說:“喂牲口的就喂牲口的,喂牲口有什麼不好!”眾人聽得就笑,又逗笑了幾句,鄭興才笑著轉身離開眾人向大門外走去。

鄭興從牲畜販運集散社大院出來穿過街道,一路思索著往家中走去。來到門前,剛要進屋,突然聽得小燮兒在屋裏大聲讀書,鄭興竊喜,不由停下腳步。隻聽得小燮兒朗聲讀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卻突然停下叫說,奶奶,燮兒不背了,今天是小燮兒的生日,我爹也不回來給燮兒過生日!鄭媽說:“你爹場子裏忙,這時哪能顧得上回來,中午吃飯時一定回來看你。你爹說,他回來還會順便給你買樣好玩的生日禮物。”聽到這裏,鄭興心中湧起一陣激動,方才推門進到屋裏。小燮兒一扭頭,見鄭興回來,立刻迎了上去,說自己今天生日,就纏著硬要生日禮物。鄭興見此情形,便順手從身上掏出一件已備的十二生肖小銅狗交給小燮兒,說這就是給小燮兒準備的生日禮物。小燮兒一見很高興,拿了小銅狗樂著一邊玩耍去了。安頓住小燮兒,鄭興在母親麵前深深一揖單腿跪了下去,磕了三頭。鄭媽見兒子今日回來異乎尋常,不由一怔,麵容嚴肅下來問道:“興兒,今日你這是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