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6章(1 / 3)

1

又是三年過去了,時間像一匹奔騰的野馬,不知不覺已走到了唐武德七年,即公元六二四年。

此時的鄭媽,雖已是七十三歲的高齡,但由於身體恢複得好,日子過得舒心愉快,看上去不過六十出頭的樣子。生活果真讓她看到了希望,誰也不會想到,兒子鄭興跟黑子二愣從武德四年初冬開始做起合夥跑口外販牲口的生意,幾趟下來便漸入佳境,不到兩年,很快就起了勢,賺到幾萬兩銀子,成為當地令多少人矚目的首富。這時候,鄭媽除做一些家務外,每日要往村塾送已七歲的孫子小燮兒到唐老先生那兒去讀書識字,也就是這個小燮兒,能夠給她帶來更多的快樂和希望。

小燮兒這日沒到村塾去念書,鄭媽像往日小燮兒在家做功課一樣,先領著小燮兒在外麵玩耍過一陣回來,便守在小燮兒一旁監督他做功課。小燮兒雖年僅七歲,但在他的身上已明顯看出,他過多地繼承了他的父親鄭興那聰穎、剛毅、喜好讀書的執著勁,讀起書來已蠻像那麼一回事。小燮兒用十分天真的目光望向鄭媽道:“奶奶,燮兒給您念一段老師布置溫習的功課吧!”

“念吧,奶奶就喜歡看燮兒念起書來那樣子!”鄭媽看著小燮兒,滿臉喜色地回應道。

小燮兒便拿起書卷,滿懷激情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奶奶的燮兒念得真棒!”鄭媽見小燮兒進村塾讀書識字才幾個月時間,讀起書來竟那麼有聲有色,激情滿懷,禁不住臉上樂開了花,“燮兒,奶奶問你,你讀得朗朗上口,可懂得句子的意思是什麼嗎?”小燮兒一副十分天真的樣子,撲閃著一對明麗的眸子,回答道:“燮兒怎麼不懂,外爺都一字一句講給我們聽了!”

鄭媽就說:“懂得,那你給奶奶說說是什麼意思?”

小燮兒連想都沒想,眼睛也不看鄭媽,兩隻小手往後一背,便仰臉闡述起來:“外爺告訴燮兒說,意思是,孔子說,學生在家裏要孝順父母,在外麵要敬愛兄長,做事要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多去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後,如果還有餘力,則學文!”

“我的小燮兒呀,多乖多聰明的孩子,進村塾半年沒下來就識了那麼多字,誦了那麼多詩文,連這些難懂的句子也理解得這麼好!”鄭媽見小燮兒真能說出個所以然來,一時竟高興得不得了,一迭聲地讚歎道。小燮兒聽到奶奶誇獎自己,信心就更上來,很天真地看著鄭媽的臉,得意地接口道:“奶奶,我就是愛讀書,外爺說我是個小天才。我要博覽群書,念很多很多的詩書,將來長大後不僅要超過我爹,還要超過我外爺呢!”

鄭媽見孫兒這麼聰明伶俐,天真爛漫,心底陡然升起一股豪氣,用手撫摸著小燮兒的腦袋問:“小燮兒真聰明,奶奶問你,你讀很多很多的詩書,將來打算幹什麼?是不是也像你爹那樣,讀了不少詩書,卻不願去考取功名,偏喜歡整天跟那些不會說話的牲畜打交道?”

小燮兒一聽有些不高興,眼睛望著遠方,聲音極脆亮地回答道:“奶奶才沒猜對呢,燮兒讀很多很多的詩書,是要將來去考進士,說什麼也不幹我爹整日跟牲畜打交道那營生!”

“為什麼?”鄭媽就問。

小燮兒說:“因為我爹幹那營生太忙,整日在外麵跑;這不,三天都沒回家看奶奶和燮兒了!”

恰在這時,鄭興走進了院門,大步流星地朝母親正堂屋走來。

“我爹回來了!我爹回來了!”小燮兒一眼看見鄭興進得門來,立刻高興得丟下手中的書卷奔了過去,顯出一副十分親昵的樣子。鄭興順勢握了小燮兒的雙手,望著母親道:“娘,兒子這兩天忙得不可開交,已三天沒回家看您老人家和小燮兒了。”鄭媽望著幾天沒回來的鄭興,一臉慈祥,平靜地說:“娘知道你這兩天忙,沉下心來做你的事吧,小燮兒有娘在家關照就行了。”小燮兒見鄭興回來先跟鄭媽說話,安靜了片刻,這時又仰臉口中嚷嚷道:“爹怎麼才回來?燮兒今日沒進學堂,在家溫習外爺昨天教過的一段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