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快看!那是什麼?”於明禮指著沒有頭的火山錐大叫道。

“這不是美國科學家曾經描繪過的海底平頂山嗎?竟然能在這兒看到。”蔡徹愕然道。

“海底平頂山?什麼意思?”冥老問道。

“海底平頂山……好像業內人士對這一概念存在兩種解釋,一種定義是說海底平頂山是火山島,當它們露出海平麵加上停止了活動,而被海浪衝擊和風侵蝕而變成了‘無頭山’,另一種定義也是上世紀最近一次對海底平頂山的定義,說它們是原本長成在海底的山,而現在它們仍然生長在海底,而曾經一些離海平麵較近的海底平頂山則生長在了陸地上。”於明禮解釋道。

冥老聽著不停地點著頭,似乎對這兩鍾不同的解釋都有青睞之意。而蔡徹則目不轉睛地盯著眼前的“路麵”,似乎在尋找著什麼。

這時,梟龍號終於駛出了海底平頂山的山頂。

“是的,的確有這麼兩種解釋,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第二種解釋,你們看我們航行了將近10分鍾,航行速度是275m每分鍾,這座平頂山的山頂部直徑足有兩三千米吧,剛才我注意到了這是一個階梯狀的高台山體,確實很像火山堆的形態,但是你們看到了沒,在它的山頂,沒有一點火山口留下的痕跡都是實體石塊,而且整個山頂都是比較平坦高度十分接近的,如果這是被風浪侵蝕的火山的話,至少也會留下些火山口的體貌,現在看來的確不然……”

“快看!前麵,前麵!這是……”

“大洋中脊!”

蔡徹話還沒說話,看到前麵聳起一座山脊驚道,於明禮一眼便辨別出了這是洋中脊。

不過,在地質資料上從未提到過澎湖海域是大洋中脊經過的海域,在太平洋地帶,大洋中脊經過的大致位置應該是從柬埔寨到澳大利亞西部之間的海域,可是在神奇的澎湖海域為何會出現洋中脊類的海底構造呢?這真是太讓人摸不到頭腦了!

出於好奇,蔡徹駕駛梟龍號沿著洋中脊行駛了大概半個小時,行駛裏程將近萬米,這時終於看到了洋中脊的另一頭。

“原來這是一段斷裂的洋中脊……”

“什麼?斷裂的洋中脊?這怎麼可能?洋中脊會斷嗎?它又是為何斷裂的?”於明禮呼道。

“也許是因為海底地震震裂的吧。”蔡徹道。

看蔡徹的樣子,似乎對自己的話並不感到滿意。

看這段洋中脊,斷裂麵非常明顯,而對於這段洋中脊的山體部分,並不具備地震震裂後出現的錯位現象,說這是被地震震斷的,實在讓人無法信服。

“天呢,我曾經在《史前文明》裏看到過,說人世在兩千千萬年前有著另一條赤烏線……”

“什麼?赤烏線?什麼是赤烏線?”聽到冥老說出這麼奇怪的名字,於明禮不解道。

“也就是赤道的意思。”冥老答道。

“什麼?赤道!?”蔡徹猛地扭過頭來問道。

“對啊。”冥老淡定地答道。

“我們做的事情和這有關係嗎?”於明禮怔了下道,蔡徹也懵懂不解冥老為何說出這樣的話來。

“前幾年有人曾經提出過古赤道理論嘛,當時學術界一致否認,你們不知道嗎?”冥老看著蔡徹和於明禮茫然的表情問道。

“聽說過,可是它和這有什麼關係?”蔡徹反問道。

“我是這麼想的,如果古赤道真的和洋中脊具有重合性(當年提出古赤道學說的科學家說過洋中脊和古赤道有著明顯的重合性)那麼是不是說我們現在見到的洋中脊曾經是在赤道附近的洋中脊,那它們為何移動到了這兒來了?如果不是海底擴張(提出古赤道學說的科學家最終目的就是推翻海底擴張說)的原因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