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思維,就其僅僅接受它的對象、理念,聽其自然,似乎隻是靜觀對象或理念自身的運動和發展來說,可以說是采取的分析方法。這種方式下的哲學思考完全是被動的。但是哲學思維同時也是綜合的,它表示出它自己即是概念本身的活動。不過哲學思維為了要達到這一目的,卻需要一種認真的努力去掃除自己那些不斷冒出來的偶然的幻想和特殊的意見。
§239
進展。進展就是將理念的內容發揮成判斷。直接的普遍性,作為自在的概念就是辯證法,由於辯證法的這種作用,概念自己本身就把它的直接性和普遍性降低為一個環節。因此它就成為對“開始”的否定,或者對那最初者予以規定。這樣,它便有了相關者,對相異的方麵有了聯係,因而進入反思的階段。
〔說明〕這種進展也同樣既是分析的,由於通過它的內在的辯證法隻是發揮出那已包含在直接的概念內的東西;又是綜合的,因為在這一概念裏,這些差別尚未明白發揮出來。
附釋:在理念的進展裏,“開始”表明其自身還是自在的東西,換言之,它是被設定的,中介性的,既不是存在著的,也不是直接性的。隻有對那本身直接意識說來,自然才是開始的、直接性的東西,而精神是以自然為中介的東西。但事實上自然是由精神設定起來的,而精神自身又以自然為它的前提。
§240
進展的抽象形式在“存在”的範圍內,是一個對方並過渡到一個對方;在“本質”範圍內,它是映現在對立麵內,在“概念”範圍內,它是與個體性相區別的普遍性,繼續保持其普遍性於與它相區別的個體事物之中,並達到與個體事物的同一性。
§241
在第二範圍裏,那最初自在存在著的概念,達到了映現;
所以它已經是潛在的理念了。這一範圍的發展成為到第一範圍的回歸,正如第一範圍的發展成為到第二範圍的過渡一樣。
唯有通過這種雙重的運動,區別才取得它應有的地位,即被區別開的雙方的每一方就它自己本身來看,都完成它自己到達了全體,並且在全體中實現其自身與對方的統一。唯有雙方各自揚棄其片麵性,它們的統一才不致偏於一麵。
§242
在第二範圍裏,有差別的雙方的關係發展到它原來那個樣子,即發展到矛盾自己本身。這矛盾表現在無限進展裏。這種表現在無限遞進中的矛盾,隻有在目的裏才得到解除。
目的。惟有在目的裏,那相區別的事物才被設定為象它們在概念裏那樣。目的是對最初的起點〔開始〕的否定,但由於目的與最初的起點有同一性,所以目的也是對於它自身的否定。因此目的即是一統一體,在此統一體裏,這兩個意義的最初作為觀念性的和作為環節的,作為被揚棄了的,同時又作為被保存住了的就結合起來了。概念以它的自在存在為中介,它的差異,和對它的差異的揚棄而達到它自己與它自己本身的結合,這就是實現了的概念。——這就是說,這概念包括著它所設置的不同的規定在它自己的自為存在裏。
這就是理念。對作為絕對的最初的理念來說,目的的達到隻是消除了誤認開始似乎是直接的東西,理念似乎是最後成果那種假象。——這就達到了“理念是唯一全體”的認識了。
§243
由此足見,方法並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內容的靈魂和概念。方法與內容的區別,隻在於概念的各環節,即使就它們本身、就它們的規定性來說,也表現為概念的全體。由於概念的這種規定性或內容自身和形式要返回到理念,所以理念便被表述為係統的全體,這係統的全體就是唯一的理念。這唯一理念的各特殊環節中的每一環節既自在地是同一理念,複通過概念的辯證法而推演出理念的簡單的自為存在。在這種方式下,〔邏輯〕科學便以把握住它自身的概念,作為理念之所以為理念的純理念的概念而告結束。
§244
自為的理念,按照它同它自己的統一性來看,就是直觀,而直觀著的理念就是自然。但是作為直觀的理念通過外在的反思,便被設定為具有直接性或否定性的這種片麵特性。
不過享有絕對自由的理念便不然,它不僅僅過渡為生命,也不僅僅作為有限的認識,讓生命映現在自身內,而是在它自身的絕對真理性裏,它自己決定讓它的特殊性環節,或它最初的規定和它的異在的環節,直接性的理念,作為它的反映,自由地外化為自然。
附釋:我們從理念開始,現在我們又返回到理念的概念了。這種返回到開始,同時即是一種進展。我們所借以開始的是存在,抽象的存在,而現在我們達到了作為存在的理念。
但是這種存在著的理念就是自然。
wWw.258Wx.COM 努力打造國內最新最全最大的全本小說閱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