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互聯網商業史人物——“業界良心”劉強東(1 / 2)

到了大三下學期,劉強東利用假期的15天時間,去幫一家公司編程。工作很累,每天隻能睡幾小時,一日三頓吃的都是快餐,過年的時候才和幾個同事出去喝了一頓酒。那時候的程序員待遇很好,劉強東也賺了不少錢。

大四的時候,劉強東開始了創業,經營起了一家餐廳。劉強東每周隻去餐廳一次,給員工改善夥食和住宿條件,提高了工資待遇。在劉強東的想法裏,“我覺得對員工這麼好,他們一定能幫我把餐廳做得更好”。但是沒想到的是,大廚和前台、買菜的都變著法兒貪錢,餐廳變成了一個隻進不出的無底洞。

最後,劉強東向小姨借了三萬元,結清了所有的賬,此後再也沒回過那個餐廳。劉強東的第一次創業,虧了近20萬元,其中包括借小姨的錢以及父母給他的錢。第一次創業失敗對劉強東打擊非常大,他甚至開始懷疑人生,劉強東始終不認為自己有錯,對員工那麼好,為什麼員工卻沒有反過來對他一樣好,為什麼員工要騙我的錢?這個問題他想了很久。

為了還債,劉強東去了一家日本保健品公司Japan Life工作,這段經曆給了他很大的幫助,他第一次見識了日本人非常清晰的一套管理係統。在Japan Life,劉強東陸續做過信息、庫房、銷售崗位,熟悉了各個崗位,他也摸清了管理的核心,並找到第一次創業失敗的原因,沒有對員工進行管理,沒有係統流程,沒有防範漏洞。

離開了那家日本公司,劉強東毅然踏上了再次創業的道路。1998年6月18日,劉強東在中關村創辦京東公司,代理銷售光磁產品,並擔任總經理,他把所有的青春都傾注在這家公司上,讓公司步入正軌。劉強東一直秉持著自己的堅持,那就是一定要做合法的企業。從公司成立的那天起,京東從不賣假貨,一直開正規發票。相比之下,那些賣假的光盤、碟片的人賺的利潤是京東的10倍,劉強東卻從沒有這樣做過。

2003年“非典”期間京東將店轉移到網上,那時候還沒有貨到付款,都是通過郵局彙款,所以很多人不放心這種交易方式。這時候京東此前積累起來的信用就有了很大作用,劉強東在一家專業測評網站上發帖時,總版主回帖說,京東多媒體是我三年來認識的,中關村唯一一家不賣假碟片的公司。這樣,人們紛紛開始買京東的商品。

另外,京東一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什麼叫業界良心。目前京東退到倉庫的貨物有幾個億,這些貨物很多是拆了封但從沒用過的,但劉強東規定,隻要拆過封,絕對不允許二次銷售。在傳統的連鎖店裏,不會有人把這些商品當成二手貨處理。

2004年1月1日京東正式做電子商務,2014年5月22日晚間,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敲響上市鍾,京東登錄納斯達克。截至美股收盤時,京東股價為每股20.90美元,較發行價上漲14.50%,照此計算,京東市值達到約286億美元,成為了繼騰訊、百度之後的中國第三大互聯網上市公司。

“不要炫耀你在做互聯網——你現在所做的和我已經做了一輩子的沒什麼不同”,劉強東的父親曾經這樣對他說。現在,劉強東最自豪的不是京東的市值,而是他肩負起的社會責任。目前京東有2萬名配送的員工,將來還會有更多,他們在公司工作滿5年就能在縣城買一棟房子。劉強東說,他們需要穩定的工作,他們經不起折騰,所以,京東一定不能失敗。

到了大三下學期,劉強東利用假期的15天時間,去幫一家公司編程。工作很累,每天隻能睡幾小時,一日三頓吃的都是快餐,過年的時候才和幾個同事出去喝了一頓酒。那時候的程序員待遇很好,劉強東也賺了不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