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祖籍河南,長於山西,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高級工程師。

自1999年處女作《鯨歌》問世以來,劉慈欣已發表短篇科幻小說三十餘篇、出版長篇科幻小說六部,並創下連續八年榮獲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的紀錄。其長篇力作《三體》開創《科幻世界》月刊連載原創作品之先河,一舉成為2006年度最受關注、最暢銷的科幻小說,《三體Ⅱ黑暗森林》也因此被讀者譽為“最值得期待的科幻小說”。

劉慈欣的作品宏偉大氣、想象絢麗,既注重極端空靈與厚重現實的結合,也講求科學的內涵和美感,具有濃鬱的中國特色和鮮明的個人風格,為中國科幻確立了一個新高度。

目 錄

第一部 ……………………………1

第二部 ……………………………7

第三部 ……………………………211

第四部 ……………………………347

第五部 ……………………………387

第六部 ……………………………457

紀年對照表

危機紀元 公元 201X 年一 2208 年

威攝紀元 公元 2208 年一 2270 年

威攝後紀元 公元 2270 年一 2272 年

廣播紀元 公元 2272 年 -2332 年

掩體紀元 公元 2333 年一 2400 年

銀河紀元 公元 2273 年一不明

DX3906星係黑域紀元 公元 2687 年一公元 18906416 年

647號宇宙時間線 公元 18906416 年啟動

第一部

《時間之外的往事》序言 ( 節選 )

這些文字本來應該叫曆史的,可筆者能依靠的,隻有自己的記憶了, 寫出來缺乏曆史的嚴謹。

其實叫往事也不準確,因為那一切不是發生在過去,不是發生在現 在,也不是發生在未來。

筆者不想寫細節,隻提供一個曆史或往事的大框架。因為存留下來 的細節肯定已經很豐富了,這些信息大都存儲在漂流瓶中,但願能到達新 宇宙並保存下來。

所以筆者隻寫框架,以便有一天能把所有信息和細節填充進來— 當然不是由我們來做這事。但願會有那一天。

讓筆者遺憾的是,那一天不在過去,不在現在,也不在未來。

我把太陽移到西天,隨著陽光角度的變化,田野中禾苗上的水珠一下 予晶晶閃亮起來,像突然睜開的無數眼睛。我把陽光調暗些,提前做出一 個黃昏,然後遙望著地平線上自己的背影。我揮揮手,那個夕陽前的剪影 也揮揮手。看著那個身影,我感覺自己還是很年輕的。

這是個好時光,很適合回憶。

【公元 1453 年 5 月,魔法師之死】

君士坦丁十一世暫時收回思緒,推開麵前的一堆城防圖,裹緊紫袍, 靜靜等待著。

他的時間感很準確,震動果然準時到來,仿佛來自地心深處,厚重而 猛烈。銀燭台震得嗡嗡作響,一縷灰塵自頂而下,這灰塵可能已經在達夫 納宮的屋頂上靜靜地待了上千年。它們落到燭苗裏,激出一片火星。這 震動是一枚一千二百磅的花崗石質炮彈擊中城牆時發出的,每次間隔三 小時,這是奧斯曼帝國的烏爾班巨炮裝填一次所需的時間。巨彈擊中的 是世界上最堅固的城牆,由狄奧多西二世建於公元 5 世紀,之後不斷擴展 加固,它是拜占庭人在強敵麵前的主要依靠。但現在,巨彈每次都能把城 牆擊開一個大缺口,像被一個無形的巨人啃了一口。皇帝能想象出那幕 場景:空中的碎石塊還沒落下,士兵和市民就向缺口一擁而上,像漫天塵 土中一群英勇的螞蟻。他們用各種東西填堵缺口,有從城內建築上拆下 的磚瓦木塊,有裝滿沙土的亞麻布袋,還有昂貴的阿拉伯掛毯......他甚至 能想象出浸透了夕陽金輝的漫天飛塵如何緩慢地飄向城內,像一塊輕輕 蓋向君士坦丁堡的金色裹屍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