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昭光教授健康箴言
一個中心 以健康為中心,以預防為主——花1塊錢就可以預防疾病,就可以省去10塊錢、100塊錢的治療費,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兩個基點 第一是糊塗一點,不要整天計較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第二是瀟灑一點,度量大一些,風格高一些,站得高,看得遠。
三大作風 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就能永葆快樂。
四個最好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最好的心情是寧靜,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起床三個“半分鍾” 醒過來不要馬上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鍾;坐起來後坐半分鍾;兩條腿垂在床沿再等半分鍾。
運動三個“半小時” 早上起來活動半小時,中午午睡半小時,晚上6至7時漫步行走半小時。
運動的三五七 提倡每次進行步行或慢跑鍛煉時,裏程應掌握在3公裏左右;一星期鍛煉不少於5次;運動量應達到每分鍾心跳次數加自己年齡等於170。
一二三四五 “一”就是每天喝1袋牛奶;“二”是每天250克到400克碳水化合物,相當於5到8兩主食;“三”是每天3份高蛋白食品(1兩瘦肉、1個大雞蛋、2兩豆腐);“四”是四句話:有粗有細,不甜不鹹,三四五頓,七八分飽;“五”是500克蔬菜。
紅黃白綠黑 “紅”是每天1~2兩紅酒或一個西紅柿;“黃”是胡蘿卜、紅薯等黃色蔬菜;“白”是燕麥粉或燕麥片;“綠”是綠茶和深綠色蔬菜;“黑”是每天5~10克黑木耳。
養心八珍湯 慈愛心一片、好肚腸二寸、正氣三分、寬容四錢、孝順常想、老實適量、奉獻不拘、回報不求。
以上八味藥,共置寬心鍋內炒,文火慢炒,不焦不躁;再放公平缽內研,精磨細研,越細越好,三%
在洪教授開始給一個病人講時,同屋的患者聽入了神。在給一個病房講時,門口擠滿了其他病房的人。在給整個病區的患者講座時,有的病人在記筆記,有的病人拿著錄音機,還有的病人不時地對著筆記,生怕漏記下一個字,有的病人還帶來了家屬。再後來,隻要知道有洪教授的講座,不單是醫院的患者,連患者家屬也都不忘互相通知一起去聽。於是關於洪昭光講座的手抄本就開始在病友們之間廣為流傳了。傳來傳去,不但是講稿的版本越傳越多,就連“洪昭光”這三個字也被傳成洪紹光、胡紹廣、洪昭邦、洪耀邦等多個版本。
五六年來,洪昭光不斷把自己講座的內容範圍擴大,從怎麼防止心腦血管病,到如何合理運動,再到如何調節人心理,都成了洪教授講座的重點。膳食中的“一、二、三、四、五”,餐桌上的“紅、黃、綠、白、黑”,起床的“三個半分鍾”,運動的“三個半小時”,心理平衡的“養心八珍湯”等,都是讀來朗朗上口、易懂易用的格言,已為許多人耳熟能詳。
關於健康的格言很多人都做過,為什麼偏偏洪昭光的就能流行不斷?
洪昭光說,我們和發達國家相比,不存在技術和設備的差別,有的隻是觀念的差別。外國的早期預防工作做得很好,可有些預防觀念我們不是不知道,而是長期以來就是講在嘴上,寫在紙上,掛在牆上,為什麼?就是因為太專業了,有的專家把一些東西搞得高深莫測,以為這就是科學。比如在吃的問題上,如果每天講的都是攝入2200千卡熱量,脂肪攝入不超過30%,其中飽和脂肪酸8%,多不飽和脂肪酸10%,單不飽和脂肪酸7%,膽固醇少於300mg……等等枯燥的字眼,人們會感到生活中難以適從。於是洪昭光根據國內外營養膳食指南,將其精華一步步提煉概括成健康口訣,並把深奧複雜的科學知識做到“一聽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靈”。洪昭光的健康格言沒有人聽不懂,沒有人不會用,它像一股股清泉,清澈見底,捧一掬喝一口,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