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女朋友在召喚,蔣毅成立刻丟下手機,直奔女友懷抱,什麼舉報不舉報的,根本就不重要。
正在加好友準備舉報的熱心網友:我RNMD……
秦芮還挺納悶的,這幾天手機一直叮叮咚咚的在響,加了不少人,最少能有三四十個,但沒有一個說話的,通通都是加了之後就躺列了。
實在琢磨不清原因,秦芮也懶得費心思,她現在還在工作室的廚房裏鑽著,分不出思緒去想這些。
自從早上糧油店店主把自己的訂的貨統統送到之後,秦芮就一門心思撲進廚房,專心致誌的研究自己的構想,嚐試製作能夠舒緩情緒的食物。
即便秦芮做的是養生美食,也勉勉強強算是跟醫藥沾上一點邊,市麵上打著養生旗號的食品味道一般都不怎麼樣,但秦芮和他們可不一樣,她最大的賣點就是能夠在調養身體的同時還保持食物的美味程度。
既然這樣,那味道大且不易掩蓋的食物,比如動物肝髒,就被剔除到菜單之外了,這東西一旦放入配方之中就全是它的味道了,怎麼遮都遮不住。
海產品也是一樣的,同樣是味道大,而且對海鮮過敏的人群還是比較多的,一樣排除。
全麥、粗糧、核桃這些都還好,但食材跟之前的產品有些許重複了,味覺體驗不豐富,還是排除。
那麼就剩下綠色蔬菜類了,蔬菜的加工餘地小,實用方法相對單一,沒法做成什麼糕點類,既要容易保存,又要保證蔬菜的效果,那麼就隻有一個辦法了——
做成蔬菜汁。
不是直接將蔬菜榨成汁,那樣光包裝就是個大麻煩,如果用簡易的液體包裝機,就是中藥店裝中藥的的那種,保質期太短,最多一周就過期了。
想要保質期長密封性好,就要用到罐裝或者瓶裝了,那樣成本太高,她負擔不起。
即便可以直接將榨出來的的汁水裝起來,可那樣看起來就不靠譜,購買的顧客一看是蔬菜直接榨汁做成的,就會想著,這麼簡單,可以直接自己在家做啊,何必出錢買呢。
如果那些顧客自己在家製作,他們沒有秦芮的金手指,做出來的東西根本就沒用,那也會影響他們對秦芮的看法,“這個東西根本就沒用啊,她該不會是騙人吧”,平白帶來信任危機。
花費一些工序,將蔬菜汁做成類似酵素一樣的粉末,衝泡成水後再服用。
秦芮最後選用的蔬菜是菠菜和莧菜,南瓜雖然不是綠葉蔬菜,但同樣富含多種維生素,為了豐富味型和口感,還添加了蘋果和西紅柿。
五種蔬菜,營養涵蓋全麵,味道也不突出,不會發生喝到嘴裏味道打架的情況。
秦芮最開始嚐試的方法和製作桑果粉一樣,同樣是打碎——熬煮——烘幹的步驟,但她很快發現,蔬菜的纖維和之前的豆類不一樣,很難完全打碎,烘幹之後的粉末依舊還是粗糙的,衝水之後並不能完全融化,會在水裏留下非常明顯的顆粒。
不僅不好看,還會影響口感。
又嚐試了幾次之後,秦芮在打碎蔬菜的步驟前又加了一步,先將蔬菜烘幹水分,烘到葉子發幹發脆,輕輕一摁就碎裂的程度,又額外購置了一台精度很高的磨粉機,和中藥店裏用的一樣型號。
這才解決了難題,用磨粉機多磨幾遍之後,顆粒幾乎就沒有了。
最後的成品是淡粉色的,都是粉末,但和桑果粉不同,桑果粉的顆粒相對粗糙,衝出來的效果和藕粉一樣,是粘稠的糊狀膏體,蔬菜汁的粉末非常細膩,在水裏不會凝結,完全溶於水。
依舊是熟悉的取名廢,秦芮有心想取一個高端的名字,但奈何腦細胞不允許,最後按之前的取名思路,簡單粗暴的就叫
——蔬菜汁。
是、是,秦芮知道不好聽,但這不是想不出來嘛。
況且這種東西嘛,最重要的是療效,其他的都不重要。
秦芮在心裏安撫了一下,順利說服了自己。
既然做成了粉末,連容器都不需要重新訂了,和桑果粉一樣,就用之前的玻璃瓶吧,包裝盒都不用換。
由於是實驗,都是一小點一小點試著做的,蔬菜水分又大,最後五斤多的蔬菜烘幹做出來的成品隻有不到二兩,裝在玻璃瓶裏連一半都裝不滿。
秦芮簡單的找個塑料袋把瓶子裝起來,打算明天找個機會送到四號樓,如果那個跳樓的女人已經回家了的話。
明明打算要把路燈換了的,可這幾天忙得團團轉,即便偶爾空閑下來也是忙著玩手機,笑死,根本想不起來。
今天又得頂著一片漆黑回家。
月亮高高懸掛在天上,這邊多是低矮的小樓,沒有高樓的遮擋,月光可以輕易地灑落到地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