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伊妮得意地笑了笑,心想馮劍飛這麼直接的誇獎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
“但是,我有一點很奇怪。”不過馮劍飛馬上接下去問道,“你為什麼會忽略凶手反鎖門的事實呢?你為什麼在前麵門的攻略裏說凶手隻要出去時直接鎖上門就行了呢?可是我們都應該很清楚門應該是被凶手用鑰匙給反鎖了啊,而鑰匙現在就在死者的口袋裏!”
“你為什麼會忽略凶手反鎖門的事實呢?”這句話在秦伊妮的腦海裏回蕩,足足讓秦伊妮楞了幾秒鍾。
“啊!對了……門是被反鎖住了,我給忘了……”秦伊妮隻能敷衍了一句,在心裏暗暗叫苦。門被反鎖是直觀可見的,而且老陳也提到過,對在場的每個人而言都是非常直觀的密室的默認條件,可是對馮雲霄而言……
此時耳機裏傳來了一聲輕輕的歎息。秦伊妮開始後悔自己為什麼不早點和他連線,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讓炫耀以疑問收場。
密室雖然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解法,但是忽略了反鎖的門。這可能無傷大雅,但也可能是致命的錯誤。還有一點就是凶手究竟是何許人也還是無從得知,屍體的真正死因正等待交給法醫做更詳細的檢驗。但是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馮劍飛——關於那扇被反鎖的門。
很多人其實都會有這樣一個錯覺,那就是當警察趕到案發現場的時候,犯罪行為已經終止了。然後警察會根據現場靜態存在的證據來找尋蛛絲馬跡捉拿罪犯,比如血跡、指紋、毛發。在一些國家,運用高科技來尋找罪犯遺落在現場的任何物體來作為證據是司空見慣的。也正因為如此,有預謀的罪犯在犯罪過程中往往會穿著假底鞋、戴手套、戴頭套來盡量保證一根汗毛都不留在現場。所以說當麵對一些高智商犯罪的時候,往往會讓警察感到痛苦萬分。證據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或者是一種巧合,是否都能用高科技來解決呢?
當一些人拚命推崇高科技來尋找事發現場遺留證據的同時,卻忽略了罪犯遺留在心理現場的證據——而後者是永遠也無法抹去的,並且隻能靠推理來得出真相。┇思┇兔┇網┇
是的,犯罪行為並不是在警察趕到現場時就結束了,罪犯的犯罪行為還會不斷地在他內心生根發芽並永久保留——馮劍飛一直堅信這點——即使他沒在現場留下一根毛發或灰塵,也會留下他的犯罪心理,通過這個犯罪心理,就能找到罪犯永遠也無法銷毀的內心證據。
——比如,這道反鎖的門。
為什麼在屍體靠在門上的情況下還必須把門反鎖呢?
雖然門上沒有任何指紋,但它為什麼會被反鎖,是非常值得深思的。如果依照秦伊妮的密室解法,那麼反鎖這道門無疑是一種愚蠢的行為。因為當他把這道門反鎖的時候,就等於在告訴警察——他是有機會複製死者鑰匙的人——讓警察一下子就把嫌疑人的範圍大大縮小了。這不是對罪犯很不利麼?比如馮劍飛現在已經可以肯定,既然罪犯能反鎖門,那麼這起案件肯定不是陌生人做的。當進一步調查清楚誰有機會接觸鑰匙時,嫌疑人將進一步縮小。所以這扇反鎖的門,究竟隱藏著罪犯何種的犯罪心理是值得玩味的。馮劍飛不相信能想出這種密室手段的人會犯這種低級錯誤(而且還是很難完成的錯誤)。
——除非他是得不到鑰匙的人,所以才故意反鎖上門,來嫁禍給能得到鑰匙的人,把自己排除在外。
這是馮劍飛思索到目前唯一的結論。
但是這麼一來就有一個新的問題接踵而至:他既然得不到鑰匙,他是怎麼反鎖門的呢?他雖然可以在案發當時在死者的口袋裏找到鑰匙,這應該也是他唯一一次可以接觸鑰匙的機會,才值得他費盡心機反鎖門來降低自己被懷疑的概率,可是在那種時間那種場合他如何來利用這把鑰匙反鎖門呢?
複製金屬製品固然會發出銳利的響聲,很難想象一個人在那種夜裏和屍體躲在一個房間還能一邊想方設法隔音一邊冷靜地複製鑰匙。而且複製所需的器材也很容易留下痕跡,會產生更多的可追查點,未必是明智之舉。可是如果不複製鑰匙的話,罪犯又是使用了怎樣巧妙的方法來把門反鎖後再把鑰匙裝回死者口袋呢?真能做到那種事麼,如果沒有死者援手的話?
對這點馮劍飛百思不得其解,就在這時一個聲音打斷了他的思路——
“大家快來看窗台!”這聲音明顯發自於秦伊妮。
馮劍飛來到房外,看到老陳已經站在那裏,走到近前一看,發現窗台上什麼也沒有。在老陳的指示下,鑒證科很快就取來一個特殊的薄膜鋪在上麵,加以靜電,拿起來後兩個清晰的腳印就出現在大家麵前。
“果然如此。”秦伊妮微微一笑。
(難道是……)
馮劍飛不由心中一動,然後三步並兩步來到死者李雅男跟前,抬起他的腳仔細看了一下,果然沒錯——這個腳印是李雅男踩的!
這個線索不禁激起了老陳的鬥誌:“如果這鞋印是他自己的,這麼晚又會去哪兒呢?”
馮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