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入門,問孰[1]存[2],將上堂,聲必揚[3]。人問誰,對[4]以名,吾[5]與我,不分明[6]。
【注釋】
[1]孰:誰,哪一個。[2]存:在,在家。[3]揚:高,擴大。[4]對:回答。[5]吾:我。[6]分明:分辨。
【譯文】
要進別人家門時,應先問一聲:有人在家嗎?不要冒失地就進去。進入客廳前應當提高聲音,讓屋裏人知道有人來了。如果屋裏的人問是誰時,應該回答自己的名字,而不是“我,是我!”,對方無法分辨“我”究竟是誰。
用人物,須明求[1],倘[2]不問[3],即為偷[4]。借人物,及時還,人借物,有勿慳[5]。
【注釋】
[1]求:請求。[2]倘:假如,如果。[3]不問:不事先征求同意。[4]偷:偷竊。[5]慳(qiān):吝嗇。
【譯文】
借用別人的東西,要先講明請求允許。如果沒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拿了去用就是偷竊了。借了別人的東西,應愛惜使用並及時歸還。如果別人向你借東西,如果自己有的話就不要吝嗇不借。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1],奚[2]可焉。話說多,不如少;惟[3]其是,勿佞巧[4]。
【注釋】
[1]妄:言辭荒謬。[2]奚:何,怎麼。[3]惟:隻有,隻要。[4]佞(nìng)巧:花言巧語。
【譯文】
凡是說出去的話,以誠信為先;至於欺騙蒙混,荒誕胡說,這怎麼可以呢?話多不如話少,言多必失;凡事當實話實說,不要花言巧語,巧言令色。
刻薄[1]語,穢汙詞,市井氣,切戒[2]之。
【注釋】
[1]刻薄:尖酸刻薄。[2]戒:避免。
【譯文】
尖酸刻薄的話,下流肮髒的話,以及街頭無賴粗俗的習氣,切記避免戒除,不去沾染。
見未真[1],勿輕言[2],知未的[3],勿輕傳[4]。事非宜,勿輕諾[5],苟輕諾,進退錯。
【注釋】
[1]真:事情的真相。[2]言:見解,意見。[3]的:確實。[4]傳:傳播。[5]諾:承諾,答應。
【譯文】
任何事情在沒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輕易發表意見,事情了解得不夠確切時不可輕易傳播,以免造成不良後果。不合義理的事不要輕易答應,如果隨便應諾,會造成做也是錯不做也是錯的進退兩難之境。
凡道字[1],重[2]且舒[3],勿急疾[4],勿模糊。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
【注釋】
[1]道字:說話吐字。[2]重:指發音吐字清晰。[3]舒:流暢。[4]急疾:說話很快。
【譯文】
凡是說話時,吐字清晰且流暢,說話時不要講得太快,也不要含糊不清。這個說東家長,那個說西家短,如果事情與已無關,不多管閑事。
見人善,即思齊[1],縱去遠,以漸躋[2]。見人惡[3],即內省[4],有則改,無加警[5]。
【注釋】
[1]齊:看齊。[2]躋(jī):登,上升。[3]惡:缺點,錯誤。[4]省:反省。[5]警:戒備,警惕。
【譯文】
看見別人的優點或善行,要向他學習看齊,縱使和他相差很遠,也要逐漸趕上。看見別人的缺點或錯誤,要自我反省,檢討自己是否也有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惟德[1]學,惟才藝[2],不如人,當自礪[3]。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4]。
【注釋】
[1]德:品行。[2]藝:技藝。[3]礪:激勵。[4]戚:發愁,悲傷。
【譯文】
隻有當自己的品德學問、才能技藝不如別人的時候,應當自我勉勵,奮發圖強。如果自己的外表穿著不如別人的漂亮,或者自己的飲食不如別人的美味,則不必放在心上,用不著難過自卑。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1]來,益友卻[2]。聞譽恐,聞過欣,直[3]諒[4]士,漸相親。
【注釋】
[1]損友:不好的朋友。[2]卻:退卻,離去。[3]直:正直。[4]諒:誠信。
【譯文】
如果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點就生氣,聽到別人稱讚自己就高興,那麼壞朋友就會來與你交往,真正的良師益友就疏遠離去。反之,如果聽到他人的稱讚沒有得意忘形,反覺得惶恐不安,唯恐做得不好,繼續努力;當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時非但不生氣,還能欣然接受,那麼正直誠信的人就會逐漸與你親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