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關心道:“你這回回來就別走了吧,你娘在家想你的很,她身子又不太好,這些年你不在家,她都偷著哭了好多回,你回來了就多陪陪她,別再讓她擔心了。”
“我知道,這些年多謝姨母對我母親的照顧,我這回回來也是打算不走了。”肖承啟順著李氏的話答應下來。
“這就好了。”李氏很高興,“外麵再怎樣都不會比家裏好,你回來了就好了。”
“嗯。”肖承啟應了一聲,又笑著說了一些其他的話,等坐了小半個時辰,就提出告辭。
“天色不早了,我該回去了。”
段瑤也站起身來,“我也要回肅王府,正好可以跟肖表哥同路。”
李氏接著道:“這樣也好,我本來都說讓你留在府裏過夜的,可你又非要回去,我先前還擔心沒人送你,現下正好可以讓承啟護著你回去,我也放心些。”
原本李氏是打算留段瑤在段府過夜的,但是段瑤說,她已經嫁出去了,周成易又不在,她應該回肅王府去守著。畢竟段瑤現在的身份不同了,明日她還要進宮去,從肅王府出發也近一些。段稟文覺得她說得在理,就勸李氏別強求了,隨段瑤的意思吧。是以才有了段瑤和肖承啟一同回去之事。
段家人送段瑤和肖承啟到大門口,天空中又飄起了雪花,段瑤和肖承啟跟段家人告別,隨後上了馬車。
來的時候肖承啟是步行,回去隻好跟段瑤一起坐馬車,因下了雪,路上不太好走,馬車行駛得很慢。段瑤和肖承啟坐在馬車裏,一時靜默著,誰都沒有開口說話。
車廂裏燃著碳火,十分暖和,隱隱有一股清香氣,那是從段瑤身上散發出來的味道。
肖承啟深吸口氣,轉頭看向段瑤,目光落在她白皙粉嫩的臉上,這麼多年了,她還跟以前一樣好看,似乎歲月格外的優待她,從未在她身上留下一絲痕跡。
他張了張嘴,問道:“這些年,你過得好嗎?”周成易對你好嗎?
“挺好的。”段瑤仿佛並不知道他問這句話的意思,衝著他微微一笑,眉眼裏透出幸福快樂的光彩。
肖承啟垂在身側的手緊了緊,他問這些話又有什麼意義呢?難道她說她過得不好,他還能把她從周成易身邊搶過來嗎?
想到此,肖承啟的內心陡然一頓,原來他一直是這麼想的,一直希望著段瑤跟周成易過得不好,然後他就可以把她從周成易身邊搶過來。
原來他的心思一直都這麼齷齪!
肖承啟垂下眼眸,掩住自己心底的心思,不願被段瑤發現。
車廂裏再次陷入沉默,就在肖承啟也不打算再說什麼的時候,段瑤忽然開了口,“表哥,你這次回來是要成親了吧,我聽說姨母一直在給你張羅,我大哥現在都快有第二個孩子了,你也應該早點成家了。”
聞言,肖承啟猛然抬眸看向她,在對上她平靜關切的眼神時,他知道她說的是認真的,她是真心的希望他能夠快點兒成親,有自己的妻子孩子,不要再這樣的蹉跎下去。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肖承啟還能有什麼好說的,縱使他心中有再多的不願,再多的不甘心,此時此刻也隻能用力地咽下去,忍著心中的痛苦點頭道:“你放心,我會的。”
“那就好。”段瑤的臉上露出笑容,對肖承啟道:“表哥,我希望你能幸福。”
肖承啟停了片刻,才緩緩地“嗯”了一聲。
此後,兩人都沒再說話,馬車緩慢地行駛在路上,雖說行駛得慢,但終究也有到的時候。
馬車先到的肅王府,段瑤扶著丫鬟妙語的手先下了馬車,肖承啟也跟著下來,目送段瑤進了肅,他才轉身又上了馬車回去晉國公府。
從那天以後,肖承啟便沒有再去見段瑤,雖然兩個人都在齊都城裏,晉國公府離肅王府也不遠,真有心要見的話也能見到,隻要肖承啟願意就能見到段瑤。但是那天晚上段瑤最後說的那些話,卻也讓肖承啟明白,他和她是真的不可能了,她已經嫁人,是有夫之婦,他不能再去打擾她平靜幸福的生活了。
肅王府裏,段瑤還像平日裏一樣過著日子,每日處理肅王府的事情,盼著周成易來信,他有信來的時候就格外開心,沒信的時候就一直等著,盼望著,直到下一封信的到來,隻是周成易可能真的很忙,這次出征給她寫的信也很少,幾個月過去了,她也才隻收到六封信,每封信都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多遍,連上麵的內容都能倒背如流了。
另外就是她每日裏都堅持練武,經過這段時間堅持不懈的練習,她覺得她的武藝都進步了不少,能找吳侍衛過來陪著她過兩招了。
周成易不在的日子,段瑤努力地把自己照顧得很好,日子在不知不覺間就過去了,轉眼過了冬季,進入了春季,再一轉眼,就入了夏季,周成易就已經走了近八個月了。
這一年的夏季,南方華河一帶連續下了十多天的暴雨,河水暴漲,山洪暴發,衝垮了華河沿岸的堤壩,淹沒了附近的城鎮村莊,良田萬頃,無數百姓無家可歸。
災情快馬加鞭報到京中,原本就身體不好的景熙帝急得嘴上起了泡,忙招了太子周成康、瑞王周成平、寧王周成燁以及內閣眾大臣進宮商議應對之策。
眾人聚集到禦書房裏,紛紛就災情表示自己的看法,綜合大部分人意見,都認可救災是第一位的,好在這些年大齊朝休養生息,朝政還算清明,每年稅銀都足額收繳,國庫還算充盈,景熙帝在戶部尚書核算之後,同意撥一百五十萬兩銀子救災,另外再召集京中的大臣富戶募集善款,於是救災的銀子也算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