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llle所說的,找到合適的伴侶的概率是如此微小,這使得感情上的投資的風險可能超過了世間任何一種投資。我們很可能會在很久之後才意識到身邊的人並不是最適合自己的那個人。
在感情投資中,有人進退兩難,有人錯失良機,有人傾家蕩產,有人收獲滿滿。我對Elle和杏子說,我們都要投個合適的升值股呀。
可是,誰的眼力足夠好呢?
在一個熱鬧的沙龍裏,一個高傲矜持的女子看見一個青年男子緩步移向自己,以詢問香水的借口來搭訕。她以女人獨特的眼光和所謂深邃的智慧看到了這個油頭粉麵發型糟糕的男子中年時的啤酒肚和頹然神情以及老年時唯唯諾諾嘮嘮叨叨的頹廢模樣。她漠然轉身離開,沒有答他一句話。很多年後,有人問她:“你為什麼就這樣錯過了普魯斯特了呢?擁有了他,你就得到了你想要的一切。”她說:“我是真的不知道他會成為普魯斯特啊……”
那又有誰知道呢?
我隨手拿起座位前方的一本雜誌翻了翻。看見一篇文章《婚姻是個黑社會》,講的是兩個剛離婚的單身女人說自己仿佛曾經飽受黑社會的欺壓,現在終於好不容易脫了身,有劫後餘生的快感。她們像是探險歸來的行者,在懸崖峭壁中,有危機四伏,也有風光無限。但是作者旁敲側擊,她們也不願意說出到底有什麼不可挽回的裂痕使那段感情必須以離婚黯然結束,總是以笑代言。剛開始,作者覺得她們是有難言之隱。可是,後來忽然明白,她們是在用內心的善良和智慧為曾經同床共枕的人留下一個餘地,去尋求自己新的幸福。她們為那已然逝去的婚姻造就了一個鮮花盛開、綠樹環繞的墓地,同時也為自己在別處建起了一個玫瑰百枝的家園。
其實兩個人在一起從交往到結婚,所有的金錢開支和時間投入都是這項投資的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
是指業已發生或無法回收的成本支出,是一種曆史成本,對現有決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會影響當前行為或未來決策。從這個意義上說,在投資決策時應排除沉沒成本的幹擾。
就像是潑出去的水,這些付出是不可能再收回的。
一個人丟失了一張價格昂貴的電影票,他是否會願意以原來的高價再買一張呢?還是抱著再買的話就等於花了雙倍價錢的想法,賭氣不願再買票進場?其實那張丟失的電影票已經是沉沒成本了,這時不應該再去糾結於過去所失去的,而應看到再買下一張票還是能帶來物有所值的收益。
除了對已失去的東西懷恨在心,不能正確對待沉沒成本的另一個極端是“損失憎惡”,即害怕浪費資源而糾結於已得到的東西不願放手。比如說,很多人會強迫自己看一場根本不想看但卻已經掏錢買了票的電影;或是當已經飽到喉嚨的時候,還堅持吃完點得過多的飯菜。這就是所謂的“沉沒成本謬誤”。商家也常常利用人們這種心理,給消費者提供各種返券和重複購物的折扣,讓人們為了不浪費這樣的優惠而一次次掏錢進行再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