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成本成本狹義上來說,成本是生產某一產品所耗費的全部費用;廣義上來說,成本是為達到一種目的而放棄另一種目的所犧牲的經濟價值。
收益狹義上來說,收益是財富的增加;廣義上來說,收益是貨幣、實物、精神或者其他任何形式帶來的利益增長或心理滿足。與收益的交換就是意義。
任何人不管是否意識得到,他們每時每刻都在計算著成本和收益並在二者之間做出權衡。這與人是否理性無關,不理性的人們依然得做出選擇。即便都是理性的人,不同的人對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的評價也不盡相同,因為他們的選擇和偏好是不同的。電影TheHours中三個女人在他人眼中是幸福的,但是愛卻無法填補她們的空虛和寂寞,於是她們渴求逃離甚至奔向死亡。
一個東西和一件事給一個人帶來的效用效用
消費者通過消費或者享受閑暇等使自己的需求、**等得到的滿足的一個度量。不是他人評價的,而永遠是個人的、主觀的。效用就是幸福的感覺,這種感覺也隻有自己才能體會。
那麼,旅行對我的意義是什麼呢?
拖著沉重的行李出入於各個車站,站在昏黃的路燈下瑟瑟發抖,坐在空蕩蕩的馬路邊困倦地合上眼,在擁擠的車廂內與形形色色的陌生人麵麵相覷,頂著寒風在冰冷的沙灘上等待日出,跋涉於被驕陽暴曬的盤山礫石路。我將整個身體與心靈都交托於一次次的旅行。那麼,我從中得到的是什麼呢?
旅行沉默地揭示,也沉默地慰藉。
回不去的地方叫家鄉,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我一次又一次走向大地的邊緣,而一旦到達了遠方,遠方就不再是遠方了。但是,在這樣的旅途中,我尋求到了一份寧靜,一種溫暖,一點感悟。在路上是生命的一種形式,有時清醒,有時盲目。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會一直走下去。旅途與我之間無言的交換,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吧。
午夜1點。我的枕頭靠窗,我睜開眼把頭向後仰,就能夠看見月亮在頭頂懸著。而今晚,天空中沒有月亮隻有一顆黯淡的星。我耳邊不停回放著Radiohead樂隊的Creep。
我望著那顆星星問躺在我身邊的貓,你知不知道那是什麼?
它睡著了,沒有回答。
那是月亮的替代品,我說。替代品
一種物品價格上升引起另一種物品需求增加的兩種物品。
黯淡星,你是月亮的替代品,沒有月亮的時候你掛在天空撫慰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