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藏1雪域謎藏>
第一部分 第1節:序
序
伏藏,是指苯教和藏傳佛教徒在他們信仰的宗教受到劫難時暫時藏匿、日後重新挖掘出來的經典,分為書藏、聖物藏和識藏。
書藏即指經書;聖物藏指法器、高僧大德的遺物等;而最為神奇的識藏,是指埋藏在人們意識深處的伏藏。
據說當某種經典、咒文或史詩在遇到災難無法流傳下去時,就由神靈授藏在某人的意識深處,以免失傳。當有了再傳條件時,在某種神秘力量啟示下,被授藏經文的人就能將其誦出或記錄成文,這一現象就是伏藏之謎。具體到傳承這些神秘事物的人,被命名為“伏藏師”。
著名的、長達百萬句的世界第一史詩《格薩爾王》就是用這種方式流傳千年至今。在藏區裏,很多完全不識字的文盲孩子,一覺醒來或是大病愈後,就能流利地背誦幾百萬字的長篇史詩,這種現象並不是傳說,而已是中外皆知,卻沒人能夠科學地做出合理解釋。
在漫長的藏傳佛教傳承曆史中,從千年前的蓮華生大師直到現在,“伏藏”這一真實現象連續不斷地顯現在人們的麵前。比如桑傑喇嘛至德慶嶺巴之間就有百餘名伏藏大師出現,公珠仁波切將他們獻出的伏藏經典彙總為《大寶伏藏》,已由德格印經院和美國、英國等西歐國家的一些著名出版商正式發行。
我的叔叔,被江湖朋友尊稱為“十三省盜墓王”的陳滄海,也對千年雪域、藏地高原有著無比濃厚的興趣。在他淺水灣別墅書房裏堆滿了與藏地神秘事件有關的典籍,縱觀野人之謎、紅雪之謎、巫師之謎、虹化之謎、珠峰旗雲、象雄之謎、說唱藝人、古格之謎、伏藏之謎、香巴拉之謎這舉世矚目的十種神秘事件,叔叔卻偏對名列第九的“伏藏之謎”格外重視。
很可惜,他還沒來得及向我解釋其中的奧秘,便倉促遇害離世,隻留了一段斷斷續續的話:“鑰匙……保險箱……日記……進藏……伏藏……”
嚴格地講,這不能稱為一句話,頂多說就是幾個詞語,但我能依次聯想,勾勒出一幅行動路線圖:找到鑰匙、打開保險箱、拿到日記、進入西藏……然後呢?去尋找什麼,找什麼人,還是……
當我從尼泊爾加德滿都北上之後,接踵而來的詭異變化,突然將伏藏之謎、伏藏師這兩樣神秘事物拉近到我身邊,在我眼前展開了一幅幅波詭雲譎的藏地風雲圖畫。甚至連吐蕃王鬆讚幹布和大唐文成公主當年未能完成的《西藏鎮魔圖》大業也一起壓在我肩膀上。
終於,我向著錯綜複雜的謎題邁出了最後一步,而我叔叔“大伏藏師”的身份呼之欲出,他用畢生心血維護在腦海中的“鎮魔”任務,也逐漸經冥冥之中的精神傳遞,重新清晰地浮現在我腦海裏,喚醒了與生俱來的“伏藏師”記憶。
伏藏師與三眼族魔女,這兩方不共戴天、水火不容的千年宿敵,終於在二十一世紀的藏地再次相遇,開始了最終的那一場石破天驚的廝殺……
第一部分 第2節:第一部 冰河山穀(1)
第一部冰河山穀
1冰河中打坐的孩子
“我看那藏族小孩的樣子有些古怪!”邵節附在我耳邊低聲說。
他的掌心裏握著六顆永不離手的“腦頂珠”,輕輕摩挲著,發出陣陣輕微的沙沙響聲。
“我知道。”我皺著眉點點頭,緊了緊皮衣領子,凝視著那個赤腳站在冰河裏的小孩。
那是一個約摸有八九歲的孩子,穿一件髒兮兮的皮袍,用一條皮繩胡亂地在腰間紮住,半敞著衣領,露出脖子上那一圈一圈的灰色汙垢,也不知道多久沒洗澡了。冰河裏的水來自雪山深處,雖然清淺但卻冷冽逼人,連我這種身懷內功的人都不敢大意,而那小孩卻簡簡單單地赤足踏在水裏,任冰冷的河水嘩嘩流過膝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