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無間 人世有道(1)(1 / 1)

江湖無間人世有道

而在天意的安排下(就像目前內地與香港結合的宿命回顧),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我們被迫處於同一屋簷下,越強調彼此的差異,益發顯得大家的可笑:所有的“大論述”(民族認同、國家感情、血濃於水)在差異格局下,虛妄的成分更加明晰。江湖無間人世有道41

2004年的旗兵死戰——《旺角黑夜》、《愛?作戰》及《大事件》

2004年5、6月,港產片接連帶來驚喜,所見的全是製作認真且又饒富趣味的一批作品。而且不約而同提及外來匪徒或殺手的元素,儼然是1984年《省港旗兵》風潮的重臨(《愛?作戰》中的匪幫非來自內地,但仍可視為廣義的“旗兵”)。事實上,不少人已道出當中的聯想,《大事件》中大量街巷槍戰實場(尤以吹噓了很久的開場的七分半場麵),自然勾起《省港旗兵》中林威一夥人在街上狂奔逃命的驚心動魄片段;至於前者選擇了在渡船角的舊樓中作困獸鬥,也不能擺脫後者於九龍城寨中的最後死戰對應。而且兩處亦有一定程度的映照:彼此同樣日趨“九反之地”(旺角砵蘭街一帶,混亂醜陋),現實中亦曾發生有匪幫把大量軍火收藏在渡船角單位的新聞事件,杜琪峰的對照用心不可謂不明晰。加上他又強調盡量不用特技,對回歸港產警匪片的“野性”傳統用心,更加昭然若揭。更諷刺的是,我看《大事件》之日,正好遇上台中出現警匪交火,導致雙方各有人犧牲的不幸場麵出現。2004年的旗兵母題,想不到在海峽兩岸同時浮現,而且電視上傳來的由交火到中槍倒下的畫麵,魄力絕不遜於杜琪峰鏡頭下的節奏。

旗兵母題的再現

2004年旗兵母題的再現,我認為並非偶然之舉。事實上,1984年《省港旗兵》出現的時空,已非屬偷渡潮的萌芽期,透過偷渡而成功在香港定居下來的人為數已不少,這批新移民在麵對《省港旗兵》的題旨時,肯定心情複雜。他們顯然有“半人半鬼”的心理纏繞(所以電影中最後把一眾旗兵困於閣樓內,任由警方肆意宰殺的場景,實在可圈可點),他們既無力與香港中產階層起飛沾上邊,同時與原有的社會基層也構成緊張關係(所以醫生妻子報警並設計困旗兵於閣樓以自保),“大圈仔”及“燦妹”等標簽,正好反映出當年被拒於社會門檻外的“異類”困局。2004年的處境同樣波濤暗湧,隨著每天來港的新移民配額積累,早已變相成為另一股移民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