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淡定,是一種思想境界。中國北宋時期的大學者蘇軾對“淡定”的修為極為推崇。一天,他茅塞頓開,悟出“八風吹不動”,非常滿意,忙遣書童把字送到江對岸的佛印和尚那裏請求指正。佛印看後,在下麵寫了一個“屁”字。蘇軾不由得惱火,過江來評理。佛印一笑,又添幾字,成了“一屁過江來”。兩者一對比,爭強好勝的蘇軾這淡定的修為較之佛印就差了一截子。
淡定,是一種心態。有一位得道高僧曾講過這麼一個佛家故事。一個老和尚攜小和尚遊方,途遇一條河,見一女子正想過河,卻又不敢過。老和尚便主動背該女子趟過了河,然後放下女子,與小和尚繼續趕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師父怎麼了,竟敢背一女子過河?”一路走,一路想,他最後終於忍不住了,說:“師父,你犯戒了。怎麼背了女人?”老和尚歎道:“我早已放下,你卻還放不下!”老和尚的從容、沉穩、真實就是淡定,沒有太多、太重的思想負擔,順其自然,不欲與之爭。
淡定,是生活的一種狀態。第32屆美國總統羅斯福家裏被盜,丟失了許多財產。朋友寫信安慰他,勸他不要傷心。羅斯福的回信是這樣寫的:“親愛的朋友,我很好,心情平靜,而且心懷感激。這是因為,第一,賊隻是偷走了東西,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偷走的不是全部家產,還留下許多東西;第三,這是最重要的,偷東西的是別人,而不是我。”羅斯福對於生活的時時感恩就是淡定。
淡定是一種理性,一種堅忍,一種氣度,一種風範,一種達觀的生活態度、一種超然的人生境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種心態,在生活中才會處之泰然,寵辱不驚,不會太過興奮而忘乎所以,也不會太過悲傷而痛不欲生。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被環境所影響,會被自己的壞情緒所支配。我們覺得生活得很辛苦,精神也愈發的感覺空虛。因為,我們在不斷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忘記了精神上的供給;我們在不斷追求“得”的同時,同時也在失去。
我們常常忘記為得到歡呼,卻常常為失去和得不到哭泣,甚至常常拿過失懲罰自己,感覺自己很不幸。其實,幸福是一種心情,是一種自我感受到的愉快心情。在這忙碌的世界裏,生活的焦慮、工作的壓力、家庭的擔憂常常讓我們變得苦惱與煩躁。欲望無止境,欲壑終難填,一味追名逐利之人是難得擁有幸福的。何不淡定處之,靜下心來,珍惜現在的擁有,也許另一種幸福感便會油然而生。
認識你自己,發掘你不曾利用的潛能,是我出版這本書的唯一目的。它將教會你學習如何應對複雜多變的生活、控製起伏不定的情緒,使你的生活走向平坦,使你的關係順暢、疏通,於紛擾之世如沐霖露,在繁雜的社會環境中曆練一股強大的內心力量,做一個淡定的強者!
☆、好心情是健康的靈藥
《生活》雜誌上說:“憤怒不止的話,長期性的高血壓和心髒病就會隨之而來。”健康的心理,能夠幫你減少煩惱,走出憂慮,克服自卑,增強自信,獲得更大的成功。我們應該學會用自己的雙手去處理煩人的日常事務,而不讓憤怒影響我們的肝、肺、大腦,以至影響身心健康。莎士比亞說:“不要因為你的敵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熱得燒傷你自己。”即使我們不能愛我們的仇人,但是至少要愛我們自己。我們要使仇人不能控製我們的快樂、我們的健康和我們的外表。
去年秋天,我的助手飛往波士頓參加了全世界最非同尋常的一次醫學課程。之所以稱這是醫學課程,是因為這個課程每周舉行一次,參加者進場前要接受定期和徹底的身體檢查。實際上,這個課程更像一種心理學臨床實驗,雖然它有一個心理學名稱,即“應用心理學”(以前叫“思想控製課程”)。這個課程的真正目的是治療那些因憂慮而患病的人。實際上,來這裏的病人大多數是飽受精神困擾的家庭主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