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裏蘭舟遇知音(1)(3 / 3)

葉昊天打開來看,見是一本《列子補遺》,裏麵隻有一章,赫然是《列子禦風行空心法》,正是他夢寐以求的東西!有了這篇心法他就能修煉身劍合一了!文章不長,隻有短短數百字。他一眼看過去就記住了,然而卻感到字字珠璣,直扣心弦。

回頭看時,老人也已經沉浸在《道藏總覽》裏。良久,老人自言自語道:“到底什麼是氣?怎麼才能令丹田發熱?”

葉昊天知道,老年人精氣衰竭,煉氣極其困難,普通人百日築基,老年人恐怕一年也難以成功。於是他取出一粒自己煉製的補中益氣丸,遞給老人道:“服下這個試試。”

老人接過丹藥,湊近鼻子聞了聞,覺得有股淡淡的香味。又抬頭看了葉昊天兩眼,看到的隻有真誠。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將丹丸放進嘴裏。

半個時辰後,老人忽然起身對葉昊天深深鞠躬,無限感慨地道:“真要謝謝賢侄了,我覺得身體輕盈,力氣充沛,就像年輕了十多歲,而且丹田溫熱,看來可以修煉丹道了。”

快到年關的一個下午,葉昊天將老人的藏書全部看完,閑暇之時來到虎丘。

虎丘位於蘇州城西北郊,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葬其父於此,葬後三日,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虎丘山水相連、亭台錯落、殿宇參差、飛閣淩崖,有賞景“九宜”、“三絕”之說,山絕、景絕、池更絕,春夏秋冬,陰晴雨雪,四時皆宜。更兼得曆代名人雅士品題詩詠,加之神話傳說之渲染,以致也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

虎丘正門是斷梁殿,入內經試劍石、真娘墓就可到達“千人石”。千人石後“別有洞天”內有劍池,其四周還有白蓮池、點頭石、雲岩寺、冷香閣、第三泉、孫武子亭及虎丘塔等古跡。虎丘自古就是遊覽勝地,山上一石一木都有美麗的傳說。

虎丘最吸引葉昊天興趣的莫過於“劍池”了。古籍記載,闔閭墓即在劍池底下。進入該池“別有洞天”,仿佛置身於絕崖縱壑之間,使人頓覺“池暗生寒氣”、“空山劍氣深”。劍池形狹長,狀如寶劍,水深約兩米。兩壁陡峭,拔地而起,石崖上有眾多古人題書。因吳王闔閭墓葬於池下,更給劍池披上了神秘的麵紗。

據傳吳王曾埋劍劍池。葉昊天一直以為那隻是傳說而已,未曾想走在劍

池,胸前的通靈寶玉竟然漸漸熱了起來。“難道真的有寶劍?”他心裏也跟著一熱。沿著劍池慢慢行走,通靈寶玉越來越熱。在劍池後二十丈的平地上,他停了下來!原來寶藏並非埋在劍池深處,而在劍池之外!抬頭看日已西斜,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於是他記下方位,決定晚上再來。

冬日白晝很短,用過晚飯沒多久天就暗了下來。葉昊天跟老人聊了一會早早回去休息。大約兩更時分,夜靜無聲,沒有月亮,他飄身來到虎丘。由於功力深厚,已經不用燈火就能看清道路,所以很容易就找到了劍池。他先在四周擺了個小陣,防備有人進來,然後開始放手發掘。沒多久,他挖出一排碩大的石棺。打開看時裏麵並無遺骸,而是擺滿了寶劍,數量之多,恐怕真的有傳說中的三千把那麼多。更難得的是,曆盡千年寶劍竟然沒有一絲鏽斑。

他將寶劍悉數裝進乾坤錦囊,轉念一想,又放回去一些,心想:“曆史遺產不能由我一個人獨占,還要給後世留點東西。不然數百年後,世人都以為吳王乃虛妄之輩,就有點冤枉古人了。”然後他把石棺原樣埋好,地麵也裝飾了一下,看起來跟周圍差不多,這才撤除了陣法。

略一點數,他發現加上在山上找到的,乾坤錦囊裏大概已有一千八百把寶劍。這麼多寶劍他要來無用,不如開個劍店賣掉。蘇州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劍店就開在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