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曲為《金門樂》,曰:“慶皇明,聖主開寶祚,起臨濠、正汝潁,塵飛江淮浪卷。赤子呼號天戈,奮然倡義,擁神兵百萬總英豪。貔虎朝屯壁壘,虹蜺夜繞弓刀,鳳凰山勢聳層霄,佳氣五雲高。愛士伍同心、君臣協力,不憚勤勞,風雲一時相會,看魚龍飛舞出波濤,淨掃八方氛祲,鹹聽九奏簫韶。”十二月大呂,本宮大呂宮,俗名“高宮”,其曲為《風雲會》,曰:“天眷顧淮西,真人起布衣,正乾剛九五,龍飛駕馭英雄。收俊傑、承永命、布皇威,一劍立鴻基,三軍擁義旗。望雲霓四海人歸,整頓乾坤除暴虐,歌聖德、慶雍熙。”右十二曲按《月律·第一》奏之。其武舞曲名《清海宇》,曰:“拔劍起淮土,策馬定寰區。王氣開天統,寶曆應乾符。武略文謨,龍虎風雲。創業初,將軍星繞弁,勇士月彎弧,選騎平南楚,結陣下東吳,跨蜀驅胡,萬裏山河壯帝居。”文舞曲名《泰階平》,曰:“乾坤清寧,治功告成,武定禍亂,文致太平。郊則致其禮,廟則盡其誠。卿雲在天,甘露零風雨,時若百榖登。禮樂雍和,政刑肅清,儲嗣既立,封建乃行,讒佞屏四海,賢俊立朝廷。玉帛鍾鼓陳兩楹,君臣賡歌揚頌聲。”
修禮書成,賜名曰《大明集禮》,其書以吉、凶、軍、賓、嘉、冠服、車輅、儀仗、鹵簿、字學、樂為綱所該之目。《吉禮》十四:曰“祀天”、曰“祭地”、曰“宗廟”、曰“社稷”、曰“朝日”、曰“夕月”、曰“先農”、曰“太歲、風、雲、雷、雨、師”、曰“嶽鎮海瀆、天下山川、城隍”、曰“旗纛”、曰“馬祖、先牧、馬社、馬步”、曰“祭厲”、曰“祀典神祇”、曰“三皇、孔子”。《嘉禮》五:曰“朝會”、曰“冊拜”、曰“冠禮”、曰“婚禮”、曰“鄉飲酒”。《賓禮》二:曰“朝貢”、曰“遣使”。《軍禮》三:曰“親征”、曰“遣將”、曰“大射”。《凶禮》二:曰“吊賻”、曰“喪儀”。又《冠服》、《車輅》、《儀仗》、《鹵簿》、《字學》各一。《樂》三:曰“鍾律”、曰“雅樂”、曰“俗樂”。凡升降儀節、製度、名數,纖息備具,通五十卷。詔頒行之,授曾魯、徐一夔、周子諒、董彛以官。惟梁寅等六人以疾賜還鄉裏,俱賞賜有差。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五十七
洪武三年冬十月丙辰朔,監察禦史袁凱言:“國家蕩平四方,固資將帥之力,然今天下已定,將帥多在京師,其精悍雄傑之士智雖有餘,而於君臣之禮,恐未悉究。臣願於都督府延致通經學古之士,或五人,或三人,每於諸將朔望早朝後,俱赴都堂,聽講經史,庶幾忠君愛國之心,全身保家之道,油然日生而不自知也。天生人材,無非為天下國家,計其群小無廉恥之人,有犯固不在赦,至於老成長者或有過誤,宜加矜恕,餋其廉恥,以收他日之功,則人材輩出矣。”上嘉納之,遂敕省台延聘儒士於午門,番直與諸將說書。
賜直隸郡縣孤獨老疾者布,人一匹。
丁巳,日中有黑子。
賜文武官員冬衣,省、台、六部、堂上長官增賜文綺、帛各一匹。
賜大河衛軍士運糧孟津者布,人二匹。
中書省臣言:“高麗使者入貢,多齎私物貨鬻,請征其稅。”上曰:“遠夷跋涉萬裏而來,暫爾鬻貨求利,難與商賈同論,聽其交易,勿征其稅。”
是日,朝退,雨有二內使乾靴行雨中。上見,召責之曰:“靴雖微,皆出民力,民之為此,非旦夕可成,汝何不愛惜,乃暴殄如此?”命左右杖之,因謂侍臣曰:“嚐聞元世祖初年見侍臣有著花靴者,責之曰:‘汝將完好之皮為此,豈不廢物勞人?’此意誠佳,大抵為人嚐曆艱難,則自然節儉,若習見富貴,未有不侈靡者也。”因敕百官自今入朝,遇雨雪,皆許服雨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