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落水之後(1 / 2)

北風呼嘯,一片銀裝素裹在天地間,丫鬟看看外麵的天,又在火盆裏麵添了一些炭。

“三娘,廚房那邊剛做好的鯽魚湯,大娘不妨嚐嚐。你大病初愈,這個湯最是養人不過了。”

丫鬟看了看外麵,連著下了幾日的大雪終於有了停歇的苗頭,自家三娘剛著了罪,謝天謝地,三娘吉人自有天相,昏迷了幾日之後,醒了過來。要不她這個做奴婢的,沒有照顧好三娘,怕是要被夫人給發賣出去了。

眼下三娘醒了,她們這些奴婢自然要將功補過,好好伺候姑娘。韋香兒看著站在一旁誠惶誠恐望著她的丫鬟,起身晃了晃微微發麻的雙腿。明明前一日還在享受美食,怎麼一覺起來,就回到了一千多年前。剛剛醒過來的時候,韋香兒望著古色古香屋子,銅鏡中陌生的麵容,承受不住排山倒海的記憶,直接又暈了過去。

在醒來的時候,繼承了之前主人的記憶,韋香兒明白她已經回不去了,隻能努力不讓外人看出她的蹊蹺,努力在陌生的唐朝裏麵好好活下去。

“端上來好了,瞧著外麵的天怕是雪也要停了。等天青了,我們屋中的炭火盆,也撤掉幾個好了。”韋香兒的父親三年前去了普州做參軍,母親帶著她和弟弟妹妹留在萬年縣老家和祖父祖母一同生活。韋家當年也有從龍之功,曾祖父韋材被封為開國伯,祖父年輕的時候在曹王府做過典軍。

如今年紀大了,告老還鄉回到萬年縣老家頤養天年。祖父膝下有四子二女,全都住在一起,在萬年縣也是數得著的大戶人家。韋香兒他們這一家是韋家二房。老話說得好的好疼大的,偏小的,韋香兒的父親排在第二,比起同是嫡出的大房三房一直被老太太忽視。

而老太爺又是偏疼庶出的四房。府上的丫鬟小斯都是逢高踩低慣了的,雖說不敢明麵上對二房不恭敬,但私下裏麵,卻對二房的份額克扣了許多。冬日裏麵用的炭都是有固定份額的,但這炭又分上好幾等,這裏麵的學問可就大了去了。

明麵上公平分到各房中的炭,但用起來的卻是天壤之別。看了看房中整整四個炭火盆知曉多出來的兩個是母親崔氏那邊送來的。按照份額母親那邊有三個碳火盆,送到她這邊兩個之後,隻剩下了一個,這大雪天母親那邊的溫度可想而知。

“三娘,你若是心疼夫人,就快些養好病,隻要三娘好了,夫人那邊也會放心下來不是。”抱琴邊說著邊把是食案放到了坐塌旁邊,知書從食盒裏麵把飯菜一一端了出來。穿越到了唐朝以來,其他方麵倒還好,最難受的是唐朝這邊沒有凳子,永遠都是坐著。

“這個年節鯽魚湯倒是個新鮮的,按著常理也是老太君那邊的,怎麼輪到我們這裏了?”鯽魚湯要是其他時候倒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但眼下寒冬臘月,要想吃到魚也不是什麼輕鬆的事,縱然采買到幾條也是被其他房中分到,哪裏能輪到他們二房這邊。

“這魚湯是老太君特意吩咐廚房,給三娘您做的,說是給三娘補身子用的。府上昨日送了五條魚,三娘這邊就分到了一條,是娘子少爺裏麵獨一份的。”這魚湯加了米酒,等到煮到魚肉爛熟之後,加了豆腐進去,再繼續燉了半個時辰才端了上來。除了特殊的鯽魚湯,還有兩碟菜,一碗雞肉粥,都還帶著熱氣,看得出來是新做出來的,沒有耽誤什麼時間。

“知書你也烤烤火,這大冬天去大廚房那邊取飯也是辛苦了。這一病倒是因禍得福,也算是能吃到熱騰騰的飯菜了。”韋家除了初一十五或是其他重要的日子以外,其他的時候並不是都是在一起用飯。各房平日裏麵都是派丫鬟婆子去大廚房那邊去取飯菜。飯點的時候去的人多了,自然有一個先後順序,二房從韋香兒回到韋家之後,一直都是最後一個。

其他時候倒還好,但這冬日裏麵每次送回來的從來都是沒有任何溫度的涼飯涼菜。香兒身邊這兩個丫鬟是之前在普州的時候才賣來的,自然和二房同仇敵愾。比起知書來說,抱琴的性子更穩重一些,在看到知書憤憤不平的模樣,拽了拽知書的袖子。

三娘本就是一個心思重的,這次生病又是天降橫禍,明明三娘差點要喪命,老太爺老太太那邊卻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隻是罰了到祠堂裏麵麵壁思過三日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