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婆婆笑著說:“小羅說你們不但是同學,還在一個宿舍住過,關係特別好。這幾天每天都要上來問問我有什麼事,又陪我去買菜,是個好孩子。”

正說著,聽到門鈴響,文清以為是羅瑩,趕緊過去開門,結果是一個不認識的中年大姐,提著一兜紅紅的蘋果遞了進來,“我是十五樓的,這蘋果是朋友從新疆帶來的,味道特別甜,給你們嚐嚐。”

文清有些莫名其妙,但鄰居笑著送來,她也隻好接了過來,這時,那位大姐笑著向裏麵說:“阿姨,你炸的丸子太好吃了,我們家那位說從來沒吃過那麼好吃的丸子。”

原來婆婆走過來了,“快進來坐一會兒。”她很自然地讓著門外的人,又笑著說:“喜歡哪一樣,我再給你拿,家裏有許多,都是鄰居,別客氣。”

“家裏還有事情呢,不坐了,以後再嚐阿姨的手藝。”那位大姐客氣著,又指著蘋果說:“都是糖心的,阿姨嚐嚐。”

送走了大姐,文清才知道,婆婆昨天給樓下的鄰居們都送了吃食,“這棟樓今年才入住,大家都是新鄰居,我們要和鄰居們相處好,過年送點小吃食過去,是老習俗。”

一會兒又有一個老太太帶著小孫女上來回禮,給婆婆帶來了自家做的蒸糕,婆婆又拿出很多糖果給小女孩吃,兩個老太太在一起聊了起來,“自家做的東西,用的材料都是上好的,吃著放心。”

“這個蒸糕用的糯米粉是我自己用糯米磨出來的,比外麵買的糯米粉做的蒸糕味道就是不一樣。”

正說著,羅瑩來了,果然是把一套鑰匙送了過來,“因為是新房子,有點不放心,萬一有什麼事,放你們這裏一套鑰匙,總能方便些。”

文清接過來收好,問:“怎麼不坐?是不是急著趕火車?”

“正是呢,”羅瑩點頭,給婆婆提前拜了年,謝了婆婆給她準備的吃食,然後就要走。

文清想起來,“我開車送你去火車站吧,現在肯定不好打車,而且你們一定帶了很多東西。”羅瑩曾經告訴過文清,每年她和朱然回農村必須給所有的親戚都帶禮物,不但花費巨大,而且還十分辛苦。但農村過年的氣氛特別濃重,比省城要有意思得多。

婆婆聽了,也十分讚同,“小羅別推辭了,讓文清送你們吧,家裏又沒有什麼事。”

文清便與羅瑩說好在地下車庫見麵,果然朱然和羅瑩帶了好幾個大包,朱然帶些自嘲地說:“每年都有這樣一回,有時還真羨慕你們這些家是省城的人。”

“可是我看你臉上都是笑容呢。”文清打趣。

“是啊,雖然有時也嫌棄農村不好,但那裏是我的老家,也是我的根。每年進了臘月就開始數著哪一天能回去了,又算著給家裏人買什麼,還要早早在網上搶火車票,等坐了一天火車到了家裏,見了父母親人,再坐在火炕上說話,心情就說不出的好。”

“醫生的工作就是這一點不好,不管什麼節日都要輪流值班,我換了幾個班才能在今天走。要不是為了等我,他前幾天就可以回去了。”羅瑩也笑著說:“好在晚上就能到家了。”

總之,就要過年了,大家都喜洋洋的,隻是路上有些堵車,但最後還是提前到了火車站。

文清再回到家裏時,奶奶和爸爸媽媽已經到了,正與婆婆和謝鋼在一起說話。文清聽謝鋼正在回答爸爸的問話,講述著海島風光,心想,他不過就在酒店前的海岸遊了一小會兒,現在說起來好像把全島都走過一遍似的,見奶奶、媽媽和婆婆都認真地聽著,也又不好出言反駁,看看時間便招呼一下進了廚房,準備做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