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庸置疑的是,這兩個專業的碩博連讀名額一定是他們倆人的,劉遙問文清,“你就選內分泌科吧,我選骨科,我們一個內科一個外科,將來看誰能先晉升副主任醫師,誰先取得國家級科研成果!”
這時候,他們的感情從學業上開始互相熟悉,已經發展得更深,並且確定了戀愛關係。兩人都是初涉愛情,正是又單純又甜蜜的時期,聽了劉遙的話,文清也覺得異常興奮,這正是他們共同的理想。
隻不過在專業的選擇上,文清有不同的想法,“劉遙,我知道你一直喜歡內分必科,你就選內分泌。我正好喜歡做手術,就選骨科吧,我們隻是換一下專業,但還是一樣比比將來誰能領先!”
“文清,我若選了內分泌科,我怕你選不上骨科。”
劉遙這句話是非常為文清著想的。在選擇專業上,學生當然要先報名,但最終的選擇權還在導師手中。骨科一直以來都是男性的天下,就是因為對體力有一定要求,文清貿然報名,雖然她成績排在第一名,但也確實存在落選的可能。而劉遙若是報了骨科,一定沒有什麼疑問能選上,文清報內科專業的內分泌也不會有什麼難度。
“不,我相信自己能行!”文清沒有多少猶豫,“從實習起,所有的老師就都說我的手很靈巧,適合當外科醫生,我也喜歡手術。我會去找高主任,向他證明我的實力,我也一定能選上骨科的碩博連讀!”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劉遙選讀內分泌專業沒有一點的波瀾,而文清雖然經曆了一波三折,但最後也如願進了骨科。
當時他們兩人一時間成了附屬醫院的風雲人物,不隻是因為他們是一對戀人,也不隻是因為他們一同碩博連讀,最吸引大眾眼球是是他們與眾不同地選擇了男內科女外科的與常態相反的模式。
但那時的他們,是那樣的意氣風發,所有善意抑或嘲諷的評論都不在他們的眼裏,他們要朝著確立的目標前進,成功一定屬於他們兩人!
作者有話要說:
☆、離婚?
時隔幾年,不隻是婆婆,還有當初支持她的劉遙,現在都希望她放棄自己事業上的追求,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家庭生活上。
男女有別,這一點不用提醒,學醫的文清比任何人都清楚。從染色體上到身體結構,還有在社會中逐漸形成的思想觀念等諸多不同是客觀存在的。但作為獨生子女長大的文清卻從沒有受過太大的困擾,她從小就和男孩子一樣學習,一樣工作,而且還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不認為自己比男人差,也沒想過要犧牲自己去成全別人。
唯一繞不過去的是女人要懷胎生子哺乳,不可能不影響正常的工作。這一點文清也與劉遙談到過,那時的他們都覺得孕育孩子是父母雙方的責任,決定把這個時間放在博士畢業工作穩定後。
“文清,你不能這樣自私,為了你的事業就讓劉遙過著沒人管的生活。”婆婆是一家國企辦公室小領導,講起理論來,文清早就甘拜下風了。甚至文清一直認為,若是沒有婆婆一直在劉遙和自己之間管這管那,也許他們間的矛盾不會鬧得越來越大。
就像今天,明明知道文清休息,婆婆卻不肯給她和劉遙一點自己的空間,一定要來這裏幫著收拾衛生,本身就不合適。原本文清打算與劉遙一同找個好一點的飯店吃一頓西餐,在情緒好的時候把這些小齬齟解決掉,可現在她隻能聽著婆婆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