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前傳 風飄1

序章 神臨之國

從古到今,繼而傳頌下去,不變的,是那風。

那個時候,世界上隻有一個國家,即是康納西公國。

國王的地位至高無上,無論走到什麼地方,放眼所至的陸地,皆在其統治之下。康納西公國以神立國,在所能查到的文獻中,神曾經居住於這片大地,布下豐美的草原,清澄的河流,然後將這一切遺留給人類,回到了天上。而神離開後仍藉由祭司和臨神之鏡給予人們指示,由於神的守護、祝福與神賜予的智慧,才造就了現今世界的美好。所以王雖是王,仍遵從神旨,神對康納西公國的人民而言是絕對的威嚴,不可冒犯的存在,多數人認為必須一直依循神的意思,如此便不會招來災禍。

臨神之鏡是傳說中神離去前賦予了神力的鏡子,每月月初的祈問,若神有指示,鏡麵上就會浮現文字,有所祈求時亦是透過對鏡訴說來傳達。這麵被視為神物的鏡子置於皇宮大殿的王座之前,作為建立王之權威的象徵。

人們認為國王是代理神統管世間的人,因此祈問一向是國王親自進行,為示公正,儀式皆列有數名祭司參與旁觀。

一切的製度本是完好無事的,卻從這次的祈問開始宣告變革。

似是因眾人不曾見過神,也沒有機會接觸臨神之鏡,逐漸對這不知存不存在的神產生不信任感,神方欲顯現神跡,而下得了指令。

鏡麵上出現了八個人的名字,神意在召集他們,授與權能,並賜下實際的物事,令他們為神座祭司,宣揚神諭,行使神令,終生不婚,為神犧牲奉獻……

神座祭司這個封職的定位令人困擾。在奉神為尊的康納西公國,究竟是神之座下使徒地位較高,還是王座上的國王陛下呢?

最後是國王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不經祈問就決定了:祭司就是祭司,僅承認他們在祭司界的地位尊貴,應受眾人禮遇,但政治上的事情就不關祭司的事了。

八人聚集到達後,臨神之鏡散發出光彩,具有刻紋與相異徽印的鐲子、法袍和法杖神奇的從鏡中浮出。鐲子戴上了他們的手,如同永世不得解脫的束縛,法袍披上了他們的身,彷佛永遠不容卸下的負擔,法杖握入了他們的掌,恍若永恒不能改變的權責。

照著鏡子所呈現的藍圖,九座神殿開始興建。

這八名受神禦封的神座,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相差懸殊的身分。他們之中有孤兒、富家少爺、舞伶、廚師、浪人、農家子弟,甚至是參加地方動亂的革命份子,他們的年齡亦有差距,最大的二十八,最小的十二,其中有男有女。

沒有人曉得神為何會選定這幾個人,要他們將一生奉獻給他。人民對於名單上的人選百思不得其解。

因為其中,有他們王國的儲君,他們高貴、美麗的王子。

康納西公國的王位傳至今,國王都是沒什麼特色的人,人們對國王一向沒印象,但這次這位國王卻不同。大家記得他,時常提起他,隻因他有一個太出色的兒子。

王子名為緹依,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天才,那麼他便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他幾乎沒有學一次不會的事情,沒有聽一遍不記得的話語,在他的生命裏似乎不存在努力這兩個字,甚至也不存在練習。任何事情對他來說都是輕而易舉,沒有所謂辦不到的難題。

與天才之名一同被傳頌的是王子秀麗無雙的俊美容顏。明明王室的人都是金發,但他的看起來就是特別耀目迷人,明明王室的人都是藍眼,但他的瞧上去就是格外深邃懾人。王子隻露麵過數次,他的才貌卻傳揚千裏,即便是鄉野小村的鄉下人,也聽說過他們有個值得期待驕傲的儲君,那是他們國家的無價之寶,人人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