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微風不燥。
偶爾幾聲輕快的鳥叫從林中飄過。
。。。。
真是個適合睡覺的好天氣。
“不好啦!方丈師兄!”
“隔壁尼姑庵的小尼姑打上門來啦!”
一陣略帶慌張的驚呼聲夾雜著劈裏啪啦的跑步聲打破了這片平靜。
來人慌慌張張的跑向離他不遠的大殿。
“方丈師兄!”
似乎是怕裏麵的人沒有聽到他的呼叫,他又喊了一嗓子。
大殿一點也不大。
麵積僅有六十平米見方,大都是木質結構。
正中間供著一尊略比人高點的地藏王菩薩。
佛像前豎著一副香案,上麵插著幾柱紅香,白煙嫋嫋飄過大廳裏僅有的幾個蒲團。
盡顯樸素氣質。
當然,
還突出了資金不足的事實。
佛像下麵的蒲團上坐著一個光著腦袋,身著破舊袈裟的和尚。
年紀大約十七八歲。
聽到喊聲,他耷拉著剛睜開的眼睛,語氣不悅。
“八戒,哦,悟能師弟,出什麼事了?不要慌,慢慢說。”
方遠心裏這個氣啊。
自己在這破蒲團上坐了大半個小時,剛剛迷糊。。。剛剛入定。
你小子就來咋咋呼呼。
還讓不讓人睡覺。。。
還讓不讓人參禪悟道了?
“門外的小尼姑在那叫陣拍門,說是讓方丈師兄還她的蘿卜。”
悟能呼吸急促,站在大殿門口著急的回答。
他是天生的對眼,
一隻眼睛看著方遠,另一隻眼睛緊張的看向門外。
用來戒備。
方遠這才想起,自己剛來這個世界的時候,確實偷了她兩顆蘿卜來著。
來到這裏兩個多月了,他每天都在吃力的了解這個世界。思考著自己以後的打算。
早將蘿卜的事忘了個一幹二淨。
可是有一說一。
出家人慈悲為懷,你一個尼姑庵的小尼姑,
路過的施主挖你兩顆蘿卜充饑,
至於打上門來討還嗎?
“八,師弟啊,你去廚房拿幾顆蘿卜還了她,態度好點,阿彌陀佛。”
方遠懶得起身,老和尚留下的袈裟寬大異常,也不知道傳了幾代。
自己好不容易將袈裟的下擺在蒲團上墊好,擺了個舒服的榻榻米造型,哪願意重新浪費時間。
“好的方丈師兄。”
悟能師弟眼神不舍的領命往廚房去了。
幾根蘿卜,是中午的口糧。
“師傅啊,您可真是給了我一個地獄開局啊。。。”
見師弟走遠,方遠歎了一口氣。
他來到這裏兩個多月,至今仍無法適應目前的生活。
這個小廟,名叫“清涼寺”。
寺如其名,確實挺“清涼”的。
小廟建在山頂上一大片突兀的平地上,上山下山隻有一條一米來寬的小路。
東麵是一片樹林,樹林從最東麵一路緩緩向下延伸到距離小廟幾百米處的小溪旁戛然而止。
從早到晚鳥叫蟲鳴,好不熱鬧。
不過幸好,沒有什麼大型的猛獸出沒。
小廟四周用籬笆圍起來,中間一扇兩米多高的小門,門上一副破舊的牌匾,上書“清涼寺”三個大字。
籬笆裏麵除了一個小小的“大殿”,就隻有一個廚房,一間茅草屋,一間供師徒幾人休息的禪房呈“門”字型圍在大殿周圍。
大殿後麵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崖邊一棵迎客鬆堅強的從懸崖下的石頭裏長出來,比大殿還高。
收留方遠的老和尚前幾天剛剛圓寂,雖然才認識幾個月,但方遠還是很感激他的。
老和尚並不拿方遠當外人,該吃的該穿的,都沒有虧待他。
除了沒有酒肉。。。
老和尚一生窮困,畢生的心願都是將小小的“清涼寺”發揚光大。
雖然同方遠交談起來覺得他似乎對什麼都不懂,但從方遠時不時發出的諸如“”之類的詞語,甚至還有“法克”這樣的外邦語言中,
老和尚覺得方遠是一個很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