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林家鋪子(2 / 2)

青衣人忙道:“二位請留步,老夫多問一句,少俠所說的斬龍刀是何模樣?”

顧小冬想了想道:“這裏麵還有些故事,不說也罷了。”轉身便要跟著沐靈兒離開。

青衣人卻又追道:“莫不是一樁滅門慘案?”

顧小冬一愣,慢慢轉過來,盯著青衣人打量了一番,欲言又止。張三豐嘴裏所說的“林小鬼?”

青衣人又揖一禮道:“老夫林默之,還未請教少俠大名,莫非楊家之後……?”

沐靈兒早就不耐煩,怒斥道:“你才楊家之……”顧小冬緊忙拉住,示意不可胡說。

“林先生不要介意,我這朋友脾氣大些,心卻是好的。”顧小冬回禮道:“晚輩顧小冬,雖不是楊家之後,卻跟楊小北以及斬龍刀有些淵源。”

“哦??”林默之大喜:“原來是貴客到了。快請雅座奉茶。”

原來林家世代鑽研煉器之術,傳承之下自然技藝超群。在林默之這一代,又得了高人指點,更是出神入化。

武林中人紛紛上門求寶,林默之不勝其煩,三十多歲便遊居方外。十七年前,看巨星空降,知有異寶出世,便一路追去,正是中原楊家。

林默之得此天材,自然珍惜,竟閉門五年鑽研出煉靈之法……隻是顧小冬幾乎隻當了砍柴刀來用,卻不曾想,那神龍豈是一般利器能傷得了的?

煉出神器之後,林默之神清氣爽,此後四方遊曆,雖有劫數,卻終於悟道築基,竟得了仙體。

說到楊家的慘案,林默之震怒之下,竟捏碎了杯子:

“可恨那幫宵小竟如此喪心病狂,可憐我那楊家故友唯一血脈最近才大仇得報,我一路尋他,卻又顧此失彼。”

顧小冬聽出話中還有隱情,便忍住楊小北家慘案話題,問道:“何為顧此失彼?”

林默之煉器成名,終日被江湖人拜訪,深受其擾。一日卻自方外來了一位胖大和尚。

那和尚上門隻為化一碗水喝,林默之正在氣頭,卻也忍住,畢竟是出家之人,便施了一碗水去。

那和尚隻是看看,卻將水潑了出去。

林默之不解,便帶些火氣道:“難不成你這出家之人,也是要來煩我的?”

那和尚笑道:“施主之水,有火氣啊,可解不了渴。”

林默之道:“我是有些煩燥,施你水時,可是忍著的,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那和尚轉身而去,口中念道:“清水一碗,蛾火之眉。不如駕鶴,方外不回。”

說完,倏忽竟不見了。

林默之細細揣磨,次日竟棄家舍業,駕了馬車,帶著孕中的夫人,一路遠去。

途中,那婦人突然臨盆,產時血崩撒手人寰,卻遺下一女。

這一日正在峨眉山下,當時漫天飛鶴,圍著馬車喔喔而鳴。

林默之悲愴之際,回想那和尚箴言,似有所悟,給女兒取名清婉,寄於峨眉派修習。

此後便四處遊曆,才有了與中原楊家的一場緣份。

煉出神器之後,林默之見楊家一門豪烈,忠良之士,有意交好,便將幼女許於楊家,又盤桓數日,繼續遊曆。

不久卻傳來楊家噩耗,一時火怒攻心,竟連吐幾口大血,數日不醒。

遊離之間,見那胖大和尚笑嘻嘻而來,拿了一隻青花大碗,向他喂水,說道:“有了青碗之水,你還是火大麼?”林默之幽幽轉醒,卻不見那和尚。

林默之暗歎,命中當有此劫。

此後不斷尋找楊小北下落。近十年間楊小北師從名門,苦修不輟,又四處緝凶,林默之數次與之陰差陽錯。去年以來,得知楊小北到了江南,大仇得報,又在集慶一帶錄入隱世宗門。

正巧林默之早年遊曆之時,便在集市租下了鋪子,隱居煉器,自然知道楊小北是拜在了望日宗。

雖常年在此開鋪,隻是偶爾打聽到楊小北的消息,一次不曾見過他。卻沒想到,半年前峨眉派竟被魔人攻打,林清婉又從此失去了下落……

顧小冬、沐靈兒起初聽得一驚一乍,唏噓不已,聽到最後卻忍不住開懷大笑了起來。

林默之愕然:“二位這是……?”

顧小冬道:“林前輩且放寬心,楊小北、林清婉此刻都在望日宗,而我們正是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