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蒂澄身體不太好,他承攬了照管孩子的任務,初生的女兒如玲作息晝夜顛倒,為了哄她睡覺,他能不厭其煩地抱著她,在屋裏來回走上幾個小時。

哄睡了女兒,他才能騰出手來備課。有時候,她一覺醒來,他還在油燈下刻著蠟紙,學校缺少教材,他就自刻蠟紙,油印課程講義發給學生。他瘦了許多,凝神專注的樣子讓她覺得鼻頭發酸,於是,她常披衣起床,給他端一杯熱水。

這本來應該是一碗熱氣騰騰的鱔魚麵,因為他是無錫人,最愛吃這個,或者,至少也應該是一杯茶吧,可是,他們太窮了,什麼也沒有。

她唯一能做的,隻是端一杯熱水給他。

寒冬的風吹著薄薄窗紙,呼啦作響,孩子們都睡沉了,香甜的呼吸聲此起彼伏,他握著那杯水,抬頭對她笑,她也笑。

兩人臉上都是很溫暖的笑容。

有一天,他興衝衝跑進屋,拉起正在做飯的她就往外跑,她稀裏糊塗跟著他,到了院子外頭才發現,欄柱上拴著一匹油亮的大馬。

他得意地告訴她,那匹馬是他買回來,他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華龍”,她頭一次聽說馬也有名字,不過,老實說,他那名字起得真不錯,很配這匹漂亮壯健的馬。

她又好笑又疑惑:“你買匹馬做什麼?”

他拍拍馬背:“騎呀!”他哈哈大笑,“我可有座駕了!”

他們居住的山邑村與昆明城距離遙遠,沒有公路,汽車不通,連自行車也買不到,他去上課的時候,需要淩晨五點便起床。

她沒想到,為了趕路,他會買一匹馬回來,他是一個物理學家,卻用這樣浪漫的方式對抗生活的艱難,望著他騎在馬上,露出孩子氣地得意表情,她忍不住笑了。

此後,他每天騎馬進城,先送兩個女兒上學,再去聯大上課。他的馬簡直引起了轟動,整個西南聯大的學生都跑來看周教授的“華龍”,連物理係主任饒毓泰都戲稱他是“周大將軍”。

他在西南聯大物理係任教六年,開設了五門課程,他的學生裏出了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錢偉長、物理學家林家翹、數學家陳省身……他自己的研究也開始漸入佳境,從西南聯大起步,後來建立了我國獨特的湍流理論體係,他被世界公認為湍流模式理論的奠基人。

在最艱難的時候,他曾得到一個留美的機會,那時,他正利用休假期在美國進修,美國政府邀請他參加了美國國防委員會,後來,他還獲得了海軍部的留任,可他不肯加入美國國籍,最終被拒絕了。

在中國教育史上,西南聯大是一段奇跡。那時候物質匱乏,條件簡陋,空襲的警報日日響起,連生命安全都是問題,然而,這八年間,聯大卻培養了大批傑出人才。更叫人驚訝的是,許多教授原本有機會離開,去美國、去歐洲,去拿豐厚的薪水,過安定的生活,可是,他們卻不約而同地選擇留了下來,守著貧窮的聯大,留在戰亂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