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古典詩文中有一個經常用到的典故,這就是“豐城劍氣”。據《晉書》記載,西晉時的太傅張華見天上的鬥、牛二宿中間經常凝聚一股紫氣,不知是什麼緣故,他就請當時著名的占星家雷煥推占,雷煥私下對張華說:“我已經觀察很久了,鬥、牛之間確實有一團奇怪的雲氣。”張華問:“這是什麼預兆?”雷煥說:“這是寶劍的精氣,反射到了天上。”張華說:“你推斷得出在什麼地方嗎?”雷煥說:“我能看得出來。我小的時候,有一位相麵的人說我六十歲時可以做大官,並且能得到寶劍。現在果然應驗了。”張華又問:“寶劍在哪裏呢?”雷煥說:“根據分野來推測,寶劍應是在豐城。”於是,張華便任命雷煥為豐城縣令,私下去尋找寶劍。雷煥到任後,在一間牢獄的地基下挖了四丈多深,得到一個石函,將其打開後,見其中放著兩把寶劍。雷煥將其中的一把劍送給了張華,自己留下了一把。
後來張華認出那是春秋戰國時期所鑄的幹將和鏌鋣劍。張華就派人去責備他說,你怎麼敢欺騙我呢?把雌劍給我,自己留下了雄劍。雷煥說:“朝廷將有動亂,您也將不久於人世了。況且神來之物也是留不住的,終將化去。二劍早晚會聚合的。”
張華死後,那把劍不知去向了。後來,雷煥的兒子雷華帶著他父親的那一把劍經過延平津時,寶劍突然從他的劍鞘中躍出,落入水中不見了蹤影。雷華派人尋找,但見兩條巨龍在延平津中翻騰,波浪驚人。
中國古代的科學實際上是十分發達的,隻是往往綜合把握世界,沒有分門別類地探討各門科學的特點。更重要的是,中國古代的科學往往和陰陽迷信混淆,使人難辨真偽。例如,中國古代的氣象學是很發達的,但往往和風角占候混為一談,一些善於風角占候的方士幾乎都是很高明的天氣預報員。
據《後漢書》記載,當時一年好幾個月沒有下雨,天氣大旱,任文公卻對有關官吏說:“五月一日將要發大水,應該趕快準備,否則就要吃大虧了。”人們當然都不相信任文公的話,他見別人都不相信,便自己建造了一艘大船,別人見他這樣,不僅更不相信,甚至還嘲笑他。到了五月一日,天氣十分炎熱,根本沒有下雨的樣子,官吏們便紛紛嘲笑任文公料事不準。到了中午,風雲乍起,暴雨驟至,河水湧起十餘丈,一時間屋塌房傾,淹死了許多人,任文公卻乘坐著準備好的大船幸免於難。
唐代的李淳風不僅是數學家,他的占卜技藝也十分精湛。據《太平廣記》和《舊唐書》等書記載,他“每占吉凶,合若符契,當時術者疑其別有役使,不因學習所致”。一次,李淳風與張率共同服侍唐太宗,張率也是當時占卜的高手。此時,突然有一陣暴風從南邊吹來,李淳風說:“南方距離這裏五裏的地方,一定有人在哭泣。”張率不同意他的看法,認為“一定有人在演奏音樂”。為了證明他們兩人占卜誰更準確,唐太宗讓人騎馬去觀看,果然有人在演奏鼓樂,但那是一群送葬的人,哀號之聲不絕。
在中國的古典詩文中有一個經常用到的典故,這就是“豐城劍氣”。據《晉書》記載,西晉時的太傅張華見天上的鬥、牛二宿中間經常凝聚一股紫氣,不知是什麼緣故,他就請當時著名的占星家雷煥推占,雷煥私下對張華說:“我已經觀察很久了,鬥、牛之間確實有一團奇怪的雲氣。”張華問:“這是什麼預兆?”雷煥說:“這是寶劍的精氣,反射到了天上。”張華說:“你推斷得出在什麼地方嗎?”雷煥說:“我能看得出來。我小的時候,有一位相麵的人說我六十歲時可以做大官,並且能得到寶劍。現在果然應驗了。”張華又問:“寶劍在哪裏呢?”雷煥說:“根據分野來推測,寶劍應是在豐城。”於是,張華便任命雷煥為豐城縣令,私下去尋找寶劍。雷煥到任後,在一間牢獄的地基下挖了四丈多深,得到一個石函,將其打開後,見其中放著兩把寶劍。雷煥將其中的一把劍送給了張華,自己留下了一把。
後來張華認出那是春秋戰國時期所鑄的幹將和鏌鋣劍。張華就派人去責備他說,你怎麼敢欺騙我呢?把雌劍給我,自己留下了雄劍。雷煥說:“朝廷將有動亂,您也將不久於人世了。況且神來之物也是留不住的,終將化去。二劍早晚會聚合的。”
張華死後,那把劍不知去向了。後來,雷煥的兒子雷華帶著他父親的那一把劍經過延平津時,寶劍突然從他的劍鞘中躍出,落入水中不見了蹤影。雷華派人尋找,但見兩條巨龍在延平津中翻騰,波浪驚人。
中國古代的科學實際上是十分發達的,隻是往往綜合把握世界,沒有分門別類地探討各門科學的特點。更重要的是,中國古代的科學往往和陰陽迷信混淆,使人難辨真偽。例如,中國古代的氣象學是很發達的,但往往和風角占候混為一談,一些善於風角占候的方士幾乎都是很高明的天氣預報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