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北宋天聖年間。
秋季的巫山,風景瑰麗。滔滔長江穿過連綿的秀美山川,江畔山林鬱鬱蔥蔥,中間卻夾雜著黃、紅、白諸色,仿佛最是絢爛的一幅蜀錦。
長江水流迅疾,行至瞿塘峽,水勢更是湍急,波濤洶湧,呼嘯奔騰,中有無數暗礁、漩渦,不知有多少船隻於此沉入江底,唐時詩聖杜甫有詩雲:“白帝高為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可見其一斑。
暮色將臨,卻見從江水中浮出一纖細人影,雖在凶險的江水中沉浮,卻遊動得極為迅速,絲毫不為江中的浪濤所動,轉瞬間便靠向岸邊。
此處江邊兩側的高山,南名“白鹽山”,北曰“赤甲山”,拔地而起,高聳入雲,卻見那人已遊到岸邊,此處卻根本沒有可以上岸的地方,水中人猶豫片刻,便被江水順流衝下數十丈,突然間,一道藍光從江中躍起,水中人在岸邊峭壁上小小凸起處一點,身體便飛快向上升去,隻見那人竟穿著一件長長的藍紗衣,雖然已濕透,但行動仍相當靈活,隻見其手腳不停,整個人宛如一道光一樣向山頂掠去。
水中暗潮湧動,竟然嗖嗖躍起十數條黑色人影,和藍衣人一樣,四處借力,競相向上追去。藍衣人此時已接近山頂,向後一看,暗叫不好,這群人就像附骨之蛆,怎麼也甩不掉。當下運起內力,向西方疾行。極速之下,人影都難以辨清,仿佛一陣藍風卷過山間。
山路崎嶇難行,藍衣人完全不在意,輕靈地掠行在茂密山林中。到了林中,黑衣人的速度卻慢了下來,雖也快速在小路上奔跑,卻遠遠比不上藍衣人,轉眼之間,藍衣人就把他們甩了個無影無蹤。
藍衣人暗鬆了口氣,足下卻絲毫沒有放鬆,但漸漸感到乏力、氣短,自知靈力將衰竭,不禁心中焦急。行至林間一開闊處,中間有一株數人抱的參天大樹,值此深秋之際,樹上有大半樹葉都染成了血紅,藍衣人行至樹下,稍停了一停。此時,才看見這竟是個窈窕女郎,極簡單的挽了個發髻,插著一支簡單的銀釵,一頭濕漉漉的長發透出些許深藍色的色彩,一件淺藍色的廣袖長衫,外套一件極長的深藍對襟褙子,腰間淺藍色的絲帶簡單的係著,上掛著一個淡黃色錦囊,長裙拽地。當時宋人好奢華,女子穿著無不喜歡在衣裳上飾以各種花紋,並以繁複為美,此藍衣女子衣著卻無任何修飾,一襲藍衣,樣式略似唐時樣式,出現在大江深山中,顯得甚是怪異。
女子倚樹輕喘一陣,向腰間摸去,卻一陣眩暈,便眼前一黑,什麼也不知道了。
作者有話要說: 開頭~~
女主登場了~~
☆、第一章 奇案
開封府近來遇到了一堆棘手案子。
開封府尹包拯自上任以來,還沒有遇見過如此離奇的連環命案。
死者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貴有賤,死亡的時間、地點各不相同,死亡的方式卻一樣的詭異蹊蹺。
第一起案子,發生在二月十三,死者是京中任殿前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陸紹振新納的侍妾馮氏,此女是陸大人剛從人牙子手中花了七百兩銀子買來的,據說年僅一十五,生得嬌俏動人,剛進陸府不到一月,在那日清晨被小丫鬟發現悄無聲息死在床上。
仵作驗屍發現死者全身上下沒有傷痕,也沒有中毒的痕跡,而且死者的表情並沒有任何恐懼或是痛苦,隻是看起來好像睡著一樣,容貌宛如生時。陸大人得知愛妾死訊,不禁又痛又惱,卻對馮氏死因毫無頭緒,隻好派小廝到開封府報案。
包拯得報此案,讀過仵作驗屍格,也甚感奇怪,此案疑點重重,死者原本窮人家女兒,其父母窮困潦倒,無法度日,才忍痛將女兒賣給人販,又轉賣至陸府,死者並無仇人,也從未與他人有任何過節。而陸邵振乃新近從外任提拔至京的官員,其夫人及家小均在原籍,雖然陸邵振對其及其寵愛,陸府上下其實隻有下人及管事而已,故也排除了情殺可能。加上死者死因尚不明確,故包拯對此案一時竟有茫然不知所措之感。
但包拯辦案一向嚴謹細致,從文案中得不到有價值的線索,便決定到現場實地細訪一番。
包拯先是帶著公孫策仔細察看了屍體,在屍庫中,公孫策向包拯稟到:“大人,仵作驗屍格並無錯誤,但是細看屍體,還是有些異常。”
“哦,公孫先生有何發現?”
“大人,細看死者,麵色如生,其表情甚至帶一絲微笑。”
“是啊,仵作的驗屍格也是如此記錄。”
“大人,這就是其中異常之處了,常人在死亡後都會麵色慘白或蠟黃,兩個到四個時辰後身體低處會出現暗紅色屍斑,但此女已死近二十個時辰,仍麵色如生,也沒有出現屍斑。甚至掰開眼皮,其雙目仍然清澈明亮,絲毫沒有死人應有的渾濁。”
包拯微微頷首,“公孫先生說的不錯,但是這卻不能說明她究竟是為何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