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修羅戰場2(2 / 2)

其實這萬裏疆域,步歸完全有能力三四天走完,但是他一直在尋找刀傷劍痕來感悟裏麵的劍意,用來磨練自己的劍意。

一邊感悟一邊殺戮這些幽魂和殺魔,外圍大多沒有多少劍痕,甚至怨靈都沒有,隻有零散的幽魂,和大量的殺魔。

心神不堅定著,在外圍就會被侵蝕,從而照成了大量的殺魔,而幽魂卻是死後神魂吸收了修羅戰場的陰煞之氣形成的鬼物,說白了,外圍的修士能力太低,神魂之力不夠成為幽魂,從而最多的就是殺魔了。

而中部最多的就是幽魂,這裏麵的修士神魂才被凝練成型,怨靈卻是修羅戰場最大最恐怖的怪物,它可能是萬古前不滅的英靈,或者是後來的修士死亡後,有著不屈的怨氣吸收了修羅戰場充滿的死氣,怨氣,形成的恐怖鬼物。

中部又多了一種怪物,僵屍,可以說在中部,修士死後,連超脫的機會都沒有,這裏死亡了,神魂不滅就會轉化成怨靈,肉體不滅就會被感染成為僵屍。

危險從中部開始,收獲也從中部開始,距離戰場中心點越近,收獲就越多,不僅僅煞氣更加濃鬱,刀傷劍痕也會更多。

此時修羅戰場外麵淩空站著十三位中年,老年等修士,為首的老者看著灰蒙蒙的修羅戰場道;“修羅戰場三萬裏疆域,分開尋找吧!兩人一組,雖然我不信那小子有能力擊殺大尊者,但是還是小心點為好,一旦遇見,立即發符篆通知,若有把握必殺才可動手,否則等人來了一起擊殺,這次絕對不能讓他跑了。”

“諾”其他人應聲,兩兩離開了,隻有這個老者一個人,他是皇級初期修士,這修羅戰場,他自信還能應付的了。

在三萬裏疆域不能動用神識,尋找一個人猶如大海撈針,步歸還盤膝坐在一處斷裂的山穀,一道深入山腹劍痕,流露著淩厲的氣息,而旁邊卻沒有一個幽魂存在,顯然這道劍氣已經將這裏的生機全部斬斷,凶煞的氣息彌漫整個峽穀。

身邊是一顆血神子,站在四周警惕的看著周圍,隻要有幽魂靠近就會撲上去將幽魂煉化進血神子中,以後血神子累極多了,煉化的血液多了,這些幽魂借助血海的力量戰鬥了。

有血神子護在身邊,步歸可以安心的體會這山體上的劍氣,一邊體悟一邊磨練心神,映證自己的劍道。

俠道不修能力,專修心神,隻要心中尚有俠,那麼道就不會滅,雖然不能增加戰鬥力,卻能更好的保護自己不被血魔,心魔,等汙穢的力量侵蝕,這或許也是注定的了,天生被血力纏繞,為了抵抗血力的侵蝕,不得不修習心神,。

一劍入腹,這一劍當真非常狠曆,劍痕中帶著淡淡威壓,嶙峋的山崖透著一股不屈的劍意,或者說高傲,或者說堅決。

初看這道劍痕,步歸就感覺,這一劍當真印刻心神,劍氣淩厲,劍意決絕,不屈意誌淩天,可以想象當初發出這一劍的強者是何等風姿,劍出不回,這一劍就是這種風姿,有一種有我無敵的劍勢。

深深體會這道劍痕中的劍意,一邊磨礪自己的劍意,“ 一步殺十人”是一種逍遙意境,不拘於世俗規則的態度,隨心所欲,“劍舞雪霽”隻是一種淩厲,詭異,帶著冰寒氣息的寒冷,給人一種詭異的絕情。

不僅僅是太玄經修劍,春秋經也算殺戮功法,對於殺戮的感覺步歸並不陌生,當初血力爆發,諸多感受如同身臨其境,各種暴戾的氣息,殺戮好像就在昨天一樣,但是這一劍卻不是殺戮的氣息,是一種光明正大,有去無回的氣勢。

或許發出這一劍的人修煉的是陽剛法決,才會這麼淩厲,但是這種氣勢卻是步歸想要體會的,道家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諸天大道都有相同點的,劍道,不管是以身練劍,或者以意禦劍,劍!都是一種,或許千萬人有千萬中劍勢,但是不會改變的是劍道本身。

儒家說劍;“庶民之劍,當十步殺一人,諸侯之劍,當威懾群雄,王者之劍,當君臨天下。”這一句話就直接指出了劍道的不同意境,庶民,諸侯,君王,三者之間勢不同,劍道也就不同。

曾經儒家莊子留下劍訣,“三才劍訣”天地人三劍,不同的勢當有不同的劍。

閉眼靜坐,將自己的劍道,和這裏的劍氣,相互推演驗證,仿佛天地間隻有這一劍,不斷推演這這一劍的情景,血神子如同木偶一般站在旁邊,目露凶光的掃視著周圍,準備隨時撲食前來的幽魂,怨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