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1 / 2)

在於能從現象開始。透過現象把握本質。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思辨過程。作者緊密圍繞“季節正馬不停蹄地消失”話題展開論述,表明了自己的獨特見解:季節是無言的老師,沉默的仲裁者和守護者。以及深深的憂慮:我們的精神思想,正在以令人陌生的方式遠離曾經的美好。少女已不屑傷春,壯者也不滿於悲秋了,切中了題旨,同時注入了自己的情感態度,旗幟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古人敬仰季節,而我們的精神思想,正在以令人陌生的方式遠離曾經的美好季節,季節為我們構造的精神家園已然失衡等。

同時作者在論證的過程中不但用了例證、引證、喻證,還用了正反論證和歸納推理.使自己的論證嚴密,觀點嚴謹,無懈可擊,從具體的感性向抽象的思辯提升!

【點評2】惟有思想者才能追尋到“詩意的棲息”。這篇“反季節”的作文能在近30萬考生中脫穎而出,得力於從普遍讚美“季節”的套話中解放出來,在智性的思考中批判了現代工業文明和商品經濟帶來的“季節”景致的缺失,表達了對“季節”消失的憂思,抒寫了當代人對生活意義和目的、對人類的前途、對生存的永恒真理的見解。

本文立意新穎思想深刻,語言大氣,內容厚重,發人深省。

它的成功表明:思想的深度決定文章的深度。

守住心靈的綠茵(43)(2007年甘肅滿分作文)

目睹了太多的催人淚下(),聽聞了太多的感人肺腑(),我明白了心靈的綠茵不能荒蕪。

如果說他們的無私的付出隻是芸芸眾生中一顆微不足道的顆粒,則世間沒有能容得下這顆顆粒的大江。隻因為他超越了人生,超越了自我,心靈的那方綠茵隨時準備著為別人撐起一片清涼,卻忘了自己也需要放下疲倦的腳步去嚐試這方清涼,這就是叢飛的一生,他沒有太多的哀怨與要求,所有的隻是無私付出。

當叢飛憔悴的麵容出現在電視機的屏幕上時,我的眼裏有冰涼的東西滑落,是為了他的奉獻和一顆博愛之心而感動淚流,還是為那些在接受幫助之後卻忘恩負義的幾個學生的卑微醜陋而哭泣,這一切我也無法說清。隻任淚水打濕我的雙頰,沒有人看到我滑落的傷心的淚水,同樣也沒有人能了解他心中流淌著的鮮血,沒有人願意看到自己所用心澆灌、培養的和苦心所經營的一切在最後的一刻卻徹底崩塌,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最殘酷的打擊,更何況他隻是一個凡人,用自己的行動敘寫不平凡的人生,淡泊了功名利祿,遠去了你爭我鬥,他以自己不朽的信念和堅定的行動向我們展示了人情中最美好的一麵,把清涼留給別人,把炎熱和危難卻留給了自己,直至消失的那一天。

生活中的許多人也向我們展現了生命中博愛的一麵,那穿梭於崎嶇山路的“鄉村醫生”,他們不是不明白為自己謀福利,隻是在他們的心裏早已將別人放在了第一位,已無暇去顧及自身的功名利祿,他們需要的隻是別人的理解和用心的感受,但能真正明白他們並將愛心傳遞下去的又有幾人呢?一個美好的舉動,一個讓人痛苦的結局,盡管已明白了這一切,但生命的信念仍教會我們去默默行動,不為有愛的回報,隻要自己用心地付出了,滋潤了別人就行。

泰戈爾曾經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所有的他們都是這樣做的,從不曾奢求有自己的印痕留下,隻為一掃青天,展翅飛翔。正是這些無聲、無痕的一切卻向我們展示了另一個世界,那愛的世界他們都能和諧以待,共同攜手去創造祖國美好的未來,這是他們留給世人的以自己不朽的信念譜寫的一首長歌。

一枚貝之所以能將無數的沙粒轉化成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那是長期的用心哺育,經過了無數個黑夜的承受,那是所有用心堅守的結果,並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我們不僅要看到那顆光彩奪目的珍珠,也要看到那個經曆了無數個日夜隻為別人獲得一枚明珠的勞作。

世間所有最美都從淒涼中用心生出,生命中的那片綠茵不會凋謝,守住心靈的那片綠葉,你便守住了整個春天的綠茵,從那片絲絲的綠茵中讀出世間最美,使生命之火愈燃愈烈!

【專家點評】《守住心靈的綠茵》,題目富於文學色彩,吸引了閱卷教師的目光。文章開頭即點明題旨:“心靈的綠茵不能荒蕪。”接著,以抒情的語言,敘述了叢飛無私奉獻的一生。讀一讀這樣的句子:“當叢飛憔悴的麵容出現在電視機的屏幕上時,我的眼裏有冰涼的東西滑落,是為了他的奉獻和一顆博愛之心而感動淚流,還是為那些在接受幫助之後卻忘恩負義的幾個學生的卑微醜陋而哭泣,這一切我也無法說清。隻任淚水打濕我的雙頰……”可謂情真意切,動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