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計劃延後(1 / 2)

傑克馬聽過杜振華的計劃後,疑慮很重,因為他第一次聽到去中心化這種運營方式,而國際代購目前發展的比較順利,並沒有革新的需求。

一款發展順利的產品,突然要革新,換成誰都會有疑慮的。

當杭雨把這份報告發到辦公室時,嶽勤等人看過以後也是一樣的態度。

太冒險了,沒有必要。

去中心化這個概念,嶽勤在周群那裏了解過,對短視頻平台應用這個概念,他是很感興趣的。不過短視頻平台還沒影,用什麼模式對公司沒有任何影響,反正還有另外一個創業組。

針對這個計劃,杭雨在中心辦公室,與國際代購的高層,還有傑克馬進行了視頻會議。三方意見不一致,討論十分激烈。

“雖然國際代購發展的很不錯,但是跟國內的電商平台相比,增長率顯然是不夠的。全世界那麼大的市場,我們發展的遠不如國內,剩下的市場去哪了,我們要如何跟其他國際電商平台競爭?我認為一定要提升國際代購的競爭力,否則遲早會淪為三流電商平台,而電商領域是沒有三流平台的生存空間的。以這個行業的壟斷『性』,未來絕不會有太多平台的立足之地,要麼成要麼敗。”杜振華說道。

“我們的發展空間還很大,在各國進行的貿易合作才開始不久,對占有一席之地這個問題,我持樂觀態度。即便要進行產品革新,也應該在發展停滯,或者呈現下降趨勢時。我還沒見過發展很順利,卻要搞革新的案例。”傑克馬說道。

“整體來看是發展挺順利的,但是國際代購乃至整個電商行業,其實都麵臨著許多問題,隻是消費量的提升掩蓋了這些問題而已。非要等到弊病暴『露』出來才改正,我擔心到時會更加危險。”杜振華說道。

長期以來,電商平台的各種痛點困擾著商家與消費者。

不論是平台上高額的廣告成本,還是刷單、刷評價等等破環遊戲規則的行為,都給電商平台中的各方所造成了極大的麻煩。

在電商的發展曆程中,從最初的流量補貼大戰,到後來依靠流量進行利潤收割,中心化服務器一直是平台方手中的利器。

平台方通過控製整個平台的流量,從而擁有了豐厚的廣告收入。

商家想要獲得比較高的排名,除了獲得更多用戶的好評以外,隻有通過對商品關鍵詞進行付費競價排名。

而這兩種排名機製,恰恰是造成目前電商平台各方困擾的根源所在。

杜振華分析道:“為了獲得比較高的評分,不少商家在進駐電商平台之處選擇了直接刷交易、刷好評,甚至賄賂管理人員等方式,最終導致了惡『性』循環的發生。幾乎所有商家都利用這種方式,導致平台的評分係統幾乎失效,成為擺設。而付費競價排名機製,則讓大商家幾乎壟斷了整個平台的用戶流量,隻需要通過對關鍵詞的高價競拍,就可以讓自己的商品始終處在最顯眼的位置。”

這些都是電商行業的潛規則,一般是不會說出來的,杜振華當著大家的麵揭『露』出來,眾人的臉『色』都有點兒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