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一月二十日十二點正,喬治布什手撫《聖經》,在暴風冬雨交加下,宣誓就任美國第四十三屆總統。
九月十一日早上九時許,恐怖分子對美國本土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發動前所未有的突擊行動。紐約世貿中心兩座高樓被夷為平地,國防部大樓部分坍塌。世貿中心現場死傷枕籍,一片愁雲慘霧。據統計,死於這場恐怖襲擊的人數,達六千多人,事件震驚全球。恐怖襲擊導致紐約這美國和國際經濟中心,以及首都華盛頓,陷於癱瘓,全國大亂。正在佛羅裏達州的總統布什,隨即趕返白宮。他更一天內三度發表講話,穩定民心,誓言緝凶。
十月七日,美國攻打阿富汗,原因是美國認為策動“九一一恐怖襲擊”的拉登及其基地組織,與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關係密切。結果,美國打垮了塔利班政權,卻無法擒拿拉登,恐怖分子依然威脅世界和平。同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外開放,從此進入一個新紀元。
北京申辦奧運成功,是中國曆史上首次獲得奧運會的主辦權。
中國投資三千億元進行西部大開發,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重點工程相繼展開。
江澤民發表“七一”重要講話,提出“三個代表”的綱領。
在香港,影視明星曾誌偉遇襲,影視暴力事件受關注。曾誌偉於淩晨在界限街一酒吧內,突遭三名凶徒以電筒伏擊,頭部重創被送入院。警方重案組邀請早前受襲藝人梁思浩返警署提供有關線索,並拘捕多名懷疑涉案人士返警署,其後楊受成亦被帶返九龍警署協助調查。
利率協議取消,多間銀行向小存戶收取服務費,標誌著銀行免費提供服務時代的終結,為出納額低的小戶帶來負擔,惹來不少團體抨擊。
特區政府耗資九百萬元,設計出特區首個代表香港品牌的“飛龍”標誌,用以宣傳香港,市民反應毀譽參半。
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宣布提早退休,結束逾三十八年公務員生涯。曾蔭權接任為政務司司長,銀行家梁錦鬆則接任財政司司長一職。
粵港兩地政府經過長達四年磋商後決定將羅湖及落馬洲客貨運通關時間,延至淩晨十二時,方便港人往返兩地。
中銀集團進行架構重組,四百多名員工遭遣散。
在職教師抵製語文基準試,隻有百分之一人報考,而教統局公布考試成績,發現隻有三分之一人書寫能力合格,會話也隻有一半人合格,令人擔憂本地教師的語文能力。
國泰機師發起工潮,大量航班及旅客受影響。期間資方解雇近五十名參與此次工業行動的機師,國泰航班在一個多月後才陸續回複正常。
落實輸入內地專才,雇主員工反應迥異。有輿論指輸入內地專才是與本地大學生及打工仔搶飯碗,政府卻認為是填補空缺。
為挽救持續疲弱的樓市,特區政府宣布停售居屋十個月,並檢討資助自置居所政策。
香港經濟持續不景氣,八大政黨聯盟要求特區政府調低公共機構收費,紓解民困。
“六七暴動”核心人物楊光受勳“大紫荊勳章”,惹起爭議。
經過八年籌備,耗資七億元興建的中央圖書館,正式啟用。
高級程度會考及會考均有試題出錯,加上發榜遇台風引起混亂,考試局連番出錯遭社會譴責。
“國際財富論壇”在香港舉行,不少國際政要及國際大企業家會聚香江,討論經濟大事,當中包括國家主席江澤民及前美國總統克林頓。
響應西部大開發,曾蔭權率領港商西征尋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