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料到的,反而我很下筆墨用心寫的年妃和八福晉,卻覺得沒有給她們樹立好一個我想要的形象,而是被很多人討厭,唉!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吧!至於熹妃,沒啥好說的,她絕對是老四的老婆中最有心計,最狠的一個主兒,我對她,也算是筆下留情了,但我相信曆史上的她絕對是個很厲害的角色。

對最後出現的那個劉氏,是讓我最最心生憐惜的,可能是因為我不自主地聯想到了郭襄。金庸筆下的人物我最喜歡的就是郭襄,“一見楊過誤終身”雖然是《神雕》裏許多女子的命運,但在她的身上卻體現的最淋漓盡致。所以劉氏也是一樣,沒有參與到老四的前半生內,也許是她這一輩子最大的遺憾,雖然老四晚年比較寵她,但也隻有這麼轉瞬即逝的一點時間而已了。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其實我是在最後才決定以劉氏的口吻寫一篇尾聲,側麵描寫出老四對熙臻的思念和濃厚的愛意,但這卻成了我寫這本書的四個月來,邊寫邊哭得最慘的一次。實在實在很心痛。

關於小說中寫到的《紅樓夢》秦可卿的原型,這雖然是我小說裏至關至鍵縞潮迭起的一個情節,但我個人並不算特別認同。劉心武的言論裏雖然有些可以考證的地方,但BUG很多,說到底,他其實也就是一個寫小說的。特別對於他描述的關於“九龍奪嫡”的曆史部分,那可以說是離譜到極點了,所以大家看看過去也就算了,沒必要太較真。我也是覺得秦可卿這段情節可以讓我YY,才會選用的,恩,其實對紅樓裏的每個人物,我覺得每個紅迷都有自己的看法,也就不多說什麼了。

關於納蘭性德與惠妃納喇氏,我考證了很久,基本上可以認定確定一級肯定他們之間不可能有戀愛關係存在。把他們的祖宗家譜都翻出來查過了,納蘭和納喇,其實是一個姓,漢譯的別音而已,他們都是葉赫部的後支,他們兩家之間確實有比較深的親戚關係,但不是表親,而是唐親。清朝時期有明確的規定,同姓唐親間是不可以通婚的,至於容若詞中的初戀情人,其實大家深入研究下他的詩詞就會發覺,那極有可能一個納蘭府中的侍女,後來這對戀人被迫分離了。所以,雖然我小說中引用了野史,但是還是要在這裏說明一下的哦!

對於曆史,我抱有的是非常嚴謹的態度,所以我費勁心思地設計情節,就是要讓故事與曆史的記載相吻合。回頭看下來,在與曆史結合的這一點上,自我感覺做的還是相當不錯的。中國幾千年的曆史,精彩的部分非常非常多,我很喜歡去研究曆史,也有特別癡迷的人物和故事。我認為最好看的小說,就是幾成曆史,再加幾成戲說。所以我的下本小說,自然還會圍繞曆史題材,會寫幾個我HC很久了的人物故事。在小說類型上,也會嚐試一個我非常想去體驗的領域,但是需要很龐大的曆史知識和地理知識做後盾,所以也有些隱隱的擔心,不過我已經在非常努力地做資料收集整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