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15(2 / 3)

辛全禮殺性大起,看到丁家齊已經骨折筋斷,轉臉盯住邱東林,大步走了過去。突然間,他看見一片紅霞在前方冉冉升起,耀目的光華中,一位寬袍大袖的老者不疾不徐地迎上來,一言不發,揮掌便向自己切來。這一掌來得好快,辛全禮想出招拒敵,忽覺自己的每一個出招方位都已被封死,這一掌竟是無可破解。他大驚之下,縱身後退。那老者動作看似舒緩,卻緊緊貼了上來,從另外一個方位擊出一掌,辛全禮仍是避無可避,隻好再往後縱。三縱之下,背心已經貼在牆壁上。

辛全禮學武以來,除了十餘年前的唐門李先生,還沒有誰能讓他如此束手束腳。這十多年來,隨著武功大進,更是未逢敵手。而這老者的一招一式,雖是輕描淡寫,但妙到毫巔之處,竟是辛全禮無法形容、從未想象過的境界。辛全禮本是武癡,見到這等武功,心中既是驚怖,又是歡喜。他貼壁而立,已經再無可退,見那老者又一掌拂來,再也不加抵禦,垂手立定。那老者化掌為指,連封他身上幾處大穴。辛全禮動彈不得,坐倒在地。

邱東林蹣珊地走到趙典身邊,跌坐下來,一麵咯血,一邊撫掌笑道:“師弟,我悟到了,這拉龍巴多舍利子的大秘密,我悟到了!”

公元901年,印度佛教高僧、大瑜珈士、蘇叔姆納派持法人班瑪登布在喜馬拉雅地區寂然坐化。這位一代天師坐化之時,留下了三樣東西:一本傳法心錄《喜經》,一柄據說有通神法力的禪仗,以及那顆拉龍巴多舍利子。令人遺憾的是,這位號稱當時武功天下第一的大高手,竟未有任何的武功心得傳世,在他的傳世著作《喜經》中,惟一關於武功的記載隻有寥寥幾行字,大意是說武學講究隨性與悟道,他的武功成就,是得緣於拉龍巴多舍利子的神通。而其中得緣之法,他並未提及,隻在這段文字後附了幾句梵文謁語,譯作中文是“不滅不生,境由心生。虛空常破碎,真理永流傳。”

千百年來,這拉龍巴多舍利子的秘密,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佛學、武學中的聰明智慧之士,然而,能夠勘破其中之秘的一共隻有四人,而這四人也像當年的班瑪登布一樣,對其中過程隻語不提。

邱東林佛學功底深厚,對本派遺留下來的精神文化財產更是研習有得,他為人淡泊隨性,和趙典前來盜寶,其意隻在護寶,並無絲毫破解其秘的誌願。盜寶雖然功成,但辛全禮突然現身,此人武功太高,他製住了朱小鷺要挾寶物,邱東林明白,這千年瑰寶今日勢必難逃此劫。眼看這大奸大惡的本派逆徒就要得手,萬分危急的關頭,他腦中忽地閃過那句先師謁語——“不滅不生,境由心生。虛空常破碎,真理永流傳。”。他心念一動,血往上湧,忽然痛下決心,竟然不惜震碎舍利子,來個玉石俱焚。

這舍利子從物理屬性來看,隻是一顆石頭,雖外罩玻璃寶函,但對於邱東林這等功力深厚的高手來說,理應毫不費力地震碎。但邱東林剛才甫一合掌,便覺舍利堅硬無比,他急催內息,以畢生功力震擊,舍利子終於爆裂開來。那一瞬間,邱東林隻覺得胸口一窒,似有一股巨力在心底撞擊,他一張嘴,一口鮮血激噴出來,全灑在手中碎裂的舍利子上。

奇跡出現了。萬道霞光升起,邱東林的眼前出現了一位白袍僧人,這僧人仙風道骨,形容灑脫,看不出多大年紀,甫一現身便出手向辛全禮擊去。僧人招式曼妙,威力無匹,步步向辛全禮緊迫,對方竟無任何還手之能。邱東林瞧得心神俱醉,腳下不由自主地跟進,片刻之間,辛全禮已貼壁而立,垂手待斃。當此關頭,邱東林眼前霞光忽斂,白袍僧人身形寂滅。邱東林一手收了舍利,一手似有神助,出手便拂中辛全禮多處要穴。

原來,這拉龍巴多舍利子的奧秘,就在於破碎之後的釋放。當年,拉龍巴多隻身前往拉薩,刺殺萬世魔頭化身的吐蕃王朗達瑪,功成之後,也身披重傷,傳說在拉旺格爾布雪山的山洞中坐化。然而七年之後,拉龍巴多忽又現身於玉樹龍秀,為萬物生靈傳法灌頂。一些密宗典籍上說,拉龍巴多大士雖然坐化,但神元不滅,曆經七年,以極大願力使其形神在虛空中重組,是以,其舍利子具有打通三界,傳遞法願之力。

拉龍巴多舍利子的法力,隻有在破碎之後才能釋放。這一點,千餘年來的許多才智之士也多有猜測,然而又有誰敢鋌而走險,將千辛萬苦得到的至寶破碎?自邱東林以上,五位曾有幸見到寶物奧秘的人物,都是佛法修為深厚,生性隨意灑脫之士,因此能在類似的危急關頭,心受寶物之感應,做出極不尋常的碎寶之舉。

班瑪登布謁雲:不滅不生,境由心生,原來描繪的是舍利破碎後的景象。在碎寶之人的熱血激灑之下,舍利中的神元被激活,生出控製心靈的力量,所謂境由心生,是說每一個旁觀者,都能從其中看到自己的心中之境。這過程說來玄秘,但在物理學上不難解釋,某些奇特的礦石中蘊藏的能量能在周圍形成一個力場,並影響到周圍生物的腦電波。隻不過由於當代科技能力所限,對其中的具體變化和原理尚難加以詳解,因而在世人看來極具神秘感而已。

本來,以辛全禮這等大高手的精神力之強,舍利子的能量很難對其產生影響,但他今日出入生死,精神一直在重壓之下,乍見寶物碎裂,一時間更是魂飛魄散,難以自持,舍利能場襲來,頓時受製。他本是武學之癡,眼中所見,全是高妙武功。這些招術,或許他以往曾在潛意識中有涉,但從未整理清楚,此時一一清晰地展現在眼前。而他平素崇尚暴力,作惡甚多,潛意識中總有假想敵對抗,此際境由心生,這些精妙武功全是施向自身,他心旌神搖之下,竟毫無還手之力,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