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令公主和太上皇的過世可以稱得上舉世皆驚,雖然目前還沒有說明李元令如此年輕就過世的原因,但很多平民、特別是距離長安比較遠的地區其實是不相信這個消息的,這就和有人要是和他們說要換皇帝一樣不可思議。
等李世民要追查凶手的時候,卻發現那群人已經死在了野外,而且唯獨不見那個領頭人的屍首。
種種跡象表明這似乎不是一件普通的尋仇或者土匪殺人事件,但證據已經被消滅幹淨了,而且誰也不能說這群人之所以死亡是不是因為自身本來就惹下的恩怨。
不管怎麼查,誰去查,都隻能證明李元令的死確實是一個意外,就像原永生橫死街頭一樣,透著一股子詭異的違和感。
盡管李元令人已經不在了,洛陽卻也再沒有封給誰當做封地過,神令軍原先的演兵場前麵成立了一家鏢局,她在的時候創立的書院運轉所需要的資金全部從鏢局出。
當然,因為書院的名氣越來越大,盡管村子裏和符合要求的少年依舊不收學費,但其他學員所繳交的學費也足以支撐學院的運轉,所以它現在已經不再虧本。
在李元令和李淵過世後的幾個月,李世民其實邀請過嶴肆到宮中任職,如果是別人李世民肯定不會用上邀請的態度,但這個人先後服侍過父親和圓圓,注定有選擇的權利。
不過嶴肆拒絕了他的邀請,而是去神令鏢局當管家公去了,太鬥也是一樣,遠離長安對他們來說似乎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一樣。
不僅是對於李世民來說,就算是身為李元令手下的他們也依舊不知道她為什麼會做出那個決定,太鬥因此做了非常久的噩夢,如果是有原因的她可能還會有怨恨的對象,這樣不上不下反而更讓人難受。
李元令和李淵下葬的日期不同,李淵是先下葬的,而輪到李元令的時候,除了程滿牛在邊關實在趕不回來之外該到的都到了,直到如今,他們才徹底相信了這個消息。
一切恩怨和不愉快都在一扣一拜中煙消雲散了,說起大唐的長令公主,所有人口中都隻剩下了睿智美麗的樣子,仿佛她古怪任性的脾氣從來不存在過,死者在一定時間內總是享受著這樣的特權。
隨著時間的過去,關於李元令的名字正在逐漸淡去,世界從來不會為誰停留,在很多年間,神令鏢局幾次搬遷以後,被傳說的越來越神乎其神,神令這兩個字被傳成那位享受了極致尊榮又走的莫名其妙的大唐公主的親筆手諭。
至今還有不少人認為李元令並不是死亡了,隻是被天上的玉帝召回天庭繼續做神仙罷了,畢竟她本來就是天神下凡。
李世民到晚年的時候對這樣的言論也是越來越聽信,所以他給自己的妹妹建了一座祠堂,就建在他的陵墓旁邊。
說不好他這是什麼意思,反正武珝對於他的作為是很鄙視的。
長令公主和太上皇的過世可以稱得上舉世皆驚,雖然目前還沒有說明李元令如此年輕就過世的原因,但很多平民、特別是距離長安比較遠的地區其實是不相信這個消息的,這就和有人要是和他們說要換皇帝一樣不可思議。
等李世民要追查凶手的時候,卻發現那群人已經死在了野外,而且唯獨不見那個領頭人的屍首。
種種跡象表明這似乎不是一件普通的尋仇或者土匪殺人事件,但證據已經被消滅幹淨了,而且誰也不能說這群人之所以死亡是不是因為自身本來就惹下的恩怨。
不管怎麼查,誰去查,都隻能證明李元令的死確實是一個意外,就像原永生橫死街頭一樣,透著一股子詭異的違和感。
盡管李元令人已經不在了,洛陽卻也再沒有封給誰當做封地過,神令軍原先的演兵場前麵成立了一家鏢局,她在的時候創立的書院運轉所需要的資金全部從鏢局出。
當然,因為書院的名氣越來越大,盡管村子裏和符合要求的少年依舊不收學費,但其他學員所繳交的學費也足以支撐學院的運轉,所以它現在已經不再虧本。
在李元令和李淵過世後的幾個月,李世民其實邀請過嶴肆到宮中任職,如果是別人李世民肯定不會用上邀請的態度,但這個人先後服侍過父親和圓圓,注定有選擇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