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2 / 2)

這天下沒聽過長令公主名號的都是少數,而且他姑姑什麼都不缺,說句大不敬的,天家威嚴並不比他父親少,造反也太多餘了,最重要的是……女子也不能做皇帝吧,造反有什麼用……

不管李承乾如何憂心忡忡,他的未婚妻蘇氏依舊很興奮的與李元令在交流著,他也不得不偶爾回應她們的問題。

蘇氏是李世民給他選的,才貌略有不足,但勝在沒有什麼小心眼,可能因為年紀不大,性格還有些活潑,不過倒是不給別人添麻煩,與大多數人都能相處的好,比如現在,就能在他不安的時候和李元令說話,才不曉得他太突兀。

李元令沒想到的是兩個人居然沒有在她這邊過夜,“長安可是還有事務未處理?如此舟車勞頓未免太過疲勞,不如在這兒住一晚再走可不更好。”

李元令當然不想他們留下來,她府上也不是沒有讓人看了忌諱的,隻是太奇怪了,現在的太陽已經快要下山了,雖然名義上就是拜訪沒有錯,可長安和洛陽的距離實在太遠了,怎麼可能待這麼一會兒就離開,而且太鬥告訴她馬車上準備了很多行禮,如果原本就沒打算在這邊住的話,為什麼要帶這麼多行禮。

可以推測出這是一個臨時的決定,這從蘇氏略微疑惑的表情中可以窺見一二。

李承乾和蘇氏再次坐上馬車的時候原永生也告辭了,他自己可能也清楚李元令並不想見他。

李元令盯著原永生騎著馬走遠的背影看了一會兒,她敢拿一百碗薯羹打賭,她那個還算不得沉穩的侄子絕對是被他灌輸了什麼要不得的話語,嘖嘖,看李承乾那個心神不寧的表情都為他擔心。

反正李元令是從來不在這方麵為自己擔心的。

其實她一直搞不清楚原永生對她的感覺是什麼,要說喜歡吧,這人還經常做對她不利的事,可要說是敵人吧,她還真沒見過誰對著敵人露出那種欲拒還迎(?)的眼神的。

總之就是一個讓她不喜歡的、奇怪的人。

而就在兩個人走後,李元令終於再次收到了玄奘傳回來的信件!隔了如此之久的聯絡,她都差點喜極而泣了!

不過並不是飛鴿傳書了,而是一個信使送過來的,這樣裝束的信使大概是最普通的連鎖驛站提供的額外服務,通過短程飛鴿定點傳遞,到達目標城市之後再由專門的信使送達。

不得不說商業頭腦這東西不少人都擁有,除了所花的時間實在太長之外,倒還算是安全。

就去李元令所期望的那樣,玄奘給她帶來的果然是她所希望的好消息,一張地圖和一張表示自己近況的信紙。

雖然因為“時差”問題,這上麵寫的近況肯定已經和玄奘現在的行程不一樣了,畢竟信件傳達的時間太長,但至少李元令不用再擔憂這大和尚是不是因為她掛掉了。

把地圖全部拚在一起,李元令終於知道了最終的目的地,確實有路過她最初醒來的那個城市,不過目的地並不是那裏,以現在的唐朝狀況看的話,在幽州地界之內。

幽州會有什麼呢?難道會有個打扮奇怪的老爺爺突然出現訴說她的前世今生嗎?那大概是屬於話本聽多了的臆想。

除此之外,信紙中玄奘說明自己已經走的太遠,信鴿的通信方式並不能保證一次性到達,於是托了一個要去唐朝邊關的外族人把信件送到邊關的驛站,無數次輾轉之後才送到李元令手裏。

比起給李元令找線索,玄奘自己的取經之旅無疑順利的多,他說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回來之後會積極給大家傳教知識。

畢竟對方是幫自己尋找到了線索,雖然不知道未來到底還會發生什麼,不過還是祝這個一心撲在傳教上的和尚好運,好多年不見,關於玄奘的麵容都有些模糊,而且現如今對方的麵容已經不一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