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描述遺忘進程的遺忘曲線。心理學家後來用單詞、句子甚至故事等材料代替無意義音節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不管要記的是什麼材料,遺忘曲線的發展趨勢都與艾賓浩斯的研究結果相同。
二是揭示了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保存能夠持續多長時間。通過研究發現,信息可以在長時記憶中保留數十年。因此,人在兒童時期學過的東西,即使多年沒有使用,一旦有機會重新學習,也會很快恢複到原有水平。如果不再使用這些東西,表麵上看好像完全忘記了,但事實上絕不會徹底遺忘的。
至於人們為何會遺忘,有兩種解釋:消退和幹擾。消退理論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以致最後消退;幹擾理論認為,長時記憶中信息的遺忘主要是因為在學習和回憶時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幹擾,而一旦幹擾被解除,記憶就可以恢複。
幹擾又可分前攝幹擾與倒攝幹擾兩種。前攝幹擾指已學過的舊信息對學習新信息產生的抑製作用,倒攝幹擾指學習的新信息對回憶舊信息產生的抑製作用。一係列研究表明,在長時記憶裏,信息的遺忘盡管有自然消退的因素,但主要是信息間的相互幹擾造成的。一般說來,先後學習的兩種材料越相近,幹擾作用越大。因此如何合理安排學習這樣的兩種材料,才能減少彼此幹擾,是非常值得考慮的。
而幹擾又是如何導致遺忘產生的呢?研究已經證明,幾乎所有長時記憶的遺忘都可歸因於某種形式的信息提取失敗。信息在記憶中依然存在,被幹擾所破壞的僅僅是提取信息的能力。在平常,信息的提取非常迅速,幾乎是自動化過程。但有些時候,信息的提取需要借助於特殊的提取線索。
提取線索能夠使我們回憶起已經忘記的事情,或再認出儲存在記憶中的東西。當回憶不起一件事情時,應該從多方麵去尋找線索。線索對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賴於以下幾種條件。
1.編碼信息聯係的緊密程度。
在長時記憶中,信息經常是以語義方式組織的,因此,與信息的意義緊密聯係的線索往往更有利於信息的提取。例如,故地重遊時觸景生情,我們之所以浮想聯翩,是因為故地的一草一木都緊密地與往事聯係在一起,能激發我們對昔日的回憶。
2.情境和狀態的依存性。
一般來說,人們努力回憶在某一環境下學習的內容時,結合環境往往能夠回憶出更多的東西。因為我們在學習時,不僅將要記的東西予以編碼,同時也會將許多環境特征編入長時記憶。這些環境特征在以後的回憶中就成為有效的提取線索。環境上的相似性有助於或有礙於記憶的現象叫作情境依存性記憶。一項研究表明,讓學生在一個房間裏學習,並在同一個房間接受測試,其記憶效果比在別的房間接受測試要好。盡管情境依存性效應並不總是很強,但對某些學生來說,在將要進行考試的教室裏複習,多少會對提高成績有所幫助。
一是描述遺忘進程的遺忘曲線。心理學家後來用單詞、句子甚至故事等材料代替無意義音節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不管要記的是什麼材料,遺忘曲線的發展趨勢都與艾賓浩斯的研究結果相同。
二是揭示了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保存能夠持續多長時間。通過研究發現,信息可以在長時記憶中保留數十年。因此,人在兒童時期學過的東西,即使多年沒有使用,一旦有機會重新學習,也會很快恢複到原有水平。如果不再使用這些東西,表麵上看好像完全忘記了,但事實上絕不會徹底遺忘的。
至於人們為何會遺忘,有兩種解釋:消退和幹擾。消退理論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以致最後消退;幹擾理論認為,長時記憶中信息的遺忘主要是因為在學習和回憶時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幹擾,而一旦幹擾被解除,記憶就可以恢複。
幹擾又可分前攝幹擾與倒攝幹擾兩種。前攝幹擾指已學過的舊信息對學習新信息產生的抑製作用,倒攝幹擾指學習的新信息對回憶舊信息產生的抑製作用。一係列研究表明,在長時記憶裏,信息的遺忘盡管有自然消退的因素,但主要是信息間的相互幹擾造成的。一般說來,先後學習的兩種材料越相近,幹擾作用越大。因此如何合理安排學習這樣的兩種材料,才能減少彼此幹擾,是非常值得考慮的。
而幹擾又是如何導致遺忘產生的呢?研究已經證明,幾乎所有長時記憶的遺忘都可歸因於某種形式的信息提取失敗。信息在記憶中依然存在,被幹擾所破壞的僅僅是提取信息的能力。在平常,信息的提取非常迅速,幾乎是自動化過程。但有些時候,信息的提取需要借助於特殊的提取線索。
提取線索能夠使我們回憶起已經忘記的事情,或再認出儲存在記憶中的東西。當回憶不起一件事情時,應該從多方麵去尋找線索。線索對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賴於以下幾種條件。
1.編碼信息聯係的緊密程度。
在長時記憶中,信息經常是以語義方式組織的,因此,與信息的意義緊密聯係的線索往往更有利於信息的提取。例如,故地重遊時觸景生情,我們之所以浮想聯翩,是因為故地的一草一木都緊密地與往事聯係在一起,能激發我們對昔日的回憶。
2.情境和狀態的依存性。
一般來說,人們努力回憶在某一環境下學習的內容時,結合環境往往能夠回憶出更多的東西。因為我們在學習時,不僅將要記的東西予以編碼,同時也會將許多環境特征編入長時記憶。這些環境特征在以後的回憶中就成為有效的提取線索。環境上的相似性有助於或有礙於記憶的現象叫作情境依存性記憶。一項研究表明,讓學生在一個房間裏學習,並在同一個房間接受測試,其記憶效果比在別的房間接受測試要好。盡管情境依存性效應並不總是很強,但對某些學生來說,在將要進行考試的教室裏複習,多少會對提高成績有所幫助。